首页

中药材 / 刀豆

“刀豆”在《中国药典》
“刀豆”在《全国中草药汇编》《本草纲目》

刀豆

《中国药典》

【拼音名】 Dāo Dòu

【英文名】 SEMEN CANAVALIE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 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壳。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

【制法】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 种子:本品呈扁卵形或扁肾形,长2~3.5cm,宽1~2cm,厚0.5~1.2cm。表面淡红色至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眉状黑色种脐,长约2cm,上有白色细纹3 条。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2 ,黄白色,油润。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鉴别】 本品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列,外被角质层,光辉带明显。支持细胞2~6列,呈哑铃状。营养层由十多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内侧细胞呈颓废状;有维管束,种皮下方为数列多角形胚乳细胞。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管胞岛椭圆形,壁网状增厚,具缘纹孔少见。周围有4~5层薄壁细胞,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呈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

【性味归经】 甘,温。归胃、肾经。

【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

【用法用量】 4.5~9g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刀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本草纲目》

【拼音名】 Dāo Dòu

【别名】 挟剑豆、野刀板藤、葛豆、刀坝豆、大刀豆、刀豆角、刀鞘豆

【来源】 为豆科刀豆属植物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Jacq.) DC.,以种子果壳入药。秋季采集,分别晒干备用或鲜用。

【源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长达数米。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8~15厘米,小叶柄长约1厘米;小叶宽卵形,长8~20厘米,宽5~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偏斜。夏季开淡红色或淡紫色蝶形花,总状花序腋生,花疏,生于花序轴隆起的节上;萼二唇形,上唇大,2裂,下唇3齿,卵形;旗瓣近圆形,大于其它瓣;雄蕊10,二体;子房有疏长硬毛。荚果极长,窄长长方形,略弯曲,长15~30厘米,先端有钩状短喙,边缘有明显凸出的隆脊;种子肾形,红色或褐色,长约3.5厘米,种脐和种子几等长。

【生境分布】 生于气候较暖的地区。我国热带地区有栽培或野生,长江以南也间有栽培。

【栽培】 喜温暖气候,不耐严寒。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用种子繁殖,4月至5月上旬播种,高垅穴播,穴距1.5尺左右,每穴播种4~5粒,覆土1寸许,约半个月出苗,当苗高3寸间苗,每穴留壮苗3株。出苗半个月后,每亩施人粪尿300斤,加水稀释后施用。以后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共追施2~3次。当苗高1~1.5尺时,可用小竹杆搭架引蔓。开花前,视天气情况,每隔10天左右浇水1次。花后不宜多浇水,以免花、果脱落。

【化学成分】 未成熟的种子含赤霉素A21即刀豆赤霉素I(canavalia gibberellin A21,C19H22O7)、赤霉素A22即刀豆赤霉素II(canavalia gibberellin A22,C19H22O6)。此外,并含蛋白质及游离胺基酸刀豆氨酸(canavanine)。

【性味归经】 甘、温。

【功能主治】

种子:温中降逆,补肾。用于虚寒呃逆,肾虚,腰痛,胃痛。

果壳:通经活血,止泻。用于腰痛,久痢,闭经。

根: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痛。

【用法用量】 种子1.5~3钱。果壳及根1~2两。

【备注】

同属植物洋刀豆Canavalia ensiformis DC.与刀豆的主要区别为直立草本,小叶较小,长方卵形至椭圆形,长10厘米以下,荚果较短,长约10厘米,种脐为种子的1/2长。在四川也入药,效用相似。

本植物含刀豆酸(canaline,为α-氨基-γ-氨氧基丁酸α-amino-γ-aminooxy-butyric acid)。此外,尚含有本通尼碱(betonicine即achillein,C7H13O3N及刀豆碱(caneine,C12H24O3N3)。种子含刀豆氨酸(canavanine,C5H12O3N4)、去氨基刀豆氨酸(desaminocanavanine,C5H9O3N3)及胡芦巴碱(trigonellinc,C7H7O2N)。

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刀豆酸A(canavaline A)对于用病毒或化学致癌剂处理后而得的变形病毒的毒性大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可凝集由各种致癌剂所引起的变形细胞)。2、经胰蛋白处理后之刀豆酸A还能使肿瘤细胞(变形后之小鼠纤维母细胞)重新恢复到正常细胞的生长状态,但经胰蛋白处理后之刀豆酸A对正常细胞也有凝聚作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本草纲目》

上一项:三七
下一项:九香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