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阳明论 《侣山堂类辩》

太阴阳明论

三阴三阳者,天之六气也。五脏六腑者,有形之五行也。胃属土,而阳明主秋令之燥。阳明者,胃之悍气,别走阳明,犹膀胱乃津液之府,而太阳之气为巨阳,五行六气之有别也。夫两阳合明,故曰阳明,阳盛之气也,故胃土之气柔和,(土主柔顺。)而阳明之气燥热,是以阳明得中见少阴之湿化,则阴阳相和矣。胃土得戊癸之合,则火土之气盛矣。故阳明之气宜于和柔,胃土之气宜于强盛,如火土之气弱,而又秉太阴之湿,则水谷不消而为虚泄矣。此宜人参、橘皮、甘草、半夏之类以助胃,白术苍术、浓朴、茯苓、姜、枣之类以益脾,甚者加附子以助癸中之火。若阳明悍热之气盛,而不得太阴之化,则阳与阴绝,渐能食而瘦矣。此又宜黄连枳实之类以抑胃, 、术、姜、枣之类以扶脾。易老、东垣以枳术丸为半补半消之法,皆不得五行六气之理、先圣立方之意。


上一页:戊癸合化论
下一页:蛔虫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医世家网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