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病因:
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本病毒具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征,目前已确定水痘病毒与带状疱疹病毒系同一病毒。
症状:
发病前常先感局部疼部,或轻度发热、乏力,亦可无前躯症状,患部先出现红斑,继而成簇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疱,疱壁紧张、疱周红晕,7-8天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附近淋巴结肿大。
皮疹往往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病程2~4周,愈后获终身免疫,一般不易复发,(免疫力低下者例外)。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疼痛可出现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存在,年龄愈大,疼痛更剧烈。老年患者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神经痛可达数月之久。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不同,侵犯神经各异,出现下列几种特殊型带状疱疹。
1、顿挫型带状疱疹:仅发生红斑、丘疹、而不形成水疱,即自行消退。
2、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容为血液。
3、坏疽型带状疱疹:水疱中心出现坏死,呈褐色结痂,痂下为溃疡,愈后有疤痕。
4、泛发型带状疱疹:病毒通过血行播散,全身泛发水痘样皮疹,伴高热、肺、脑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情严重,可导致死亡。
5、眼带状疱疹:如累及角膜,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性角膜炎,愈后留有角膜疤痕而失明,严重者甚至发生全眼球炎。
6、耳带状疱疹:由于病毒膝神经节,影响面神经和听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使外耳道出现水疱、面瘫、及内耳功能障碍(耳鸣、耳痛)称为Ramsay-Hunt综合症。
7、内脏带状疱疹:病毒由脊髓神经节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道及泌尿道症状,病毒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侵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脑膜炎。
诊断 :
根据水疱集簇成群,沿一侧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伴疼痛等特点,不难诊断。但神经痛发生皮疹前出现者需与胸膜炎,兰尾炎、坐骨神经痛等鉴别。
治疗:
其治疗原则是止痛、消炎、抗病毒,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
(一)给予止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针刺疗法,理疗(音频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消炎、止痛作用。
(二)皮质类固醇激素,有人主张用于老年早期患者,口服强地松,每日30mg ,一日一次,可以减轻炎症,阻止对受累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减少后遗神经的形成,但有人主张慎用,以免病毒扩散。
(三)抗病毒药:1、常用的有病毒灵0.2g ,一日三次口服;2、聚肌胞注射液,每次2ml ,肌肉注射,一日一次;3、阿糖胞苷,每日每公斤体重1~1.5mg 加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4、无环岛苷,按每公斤体重7.5mg加入平衡盐液120ml , 静脉滴入,维持2小时滴完,每日2次,间隔8小时。
(四)为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国内采用人白细胞转移因子或α-干扰素。
(五)局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对症处理,氧化锌油中加入抗生素,保护创面,或1%达克罗宁霜,5%苯坐卡因霜以止痛。
(六)中医疗法:
热盛者-清热利湿解毒,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见中医药方)。
湿盛者-健脾利湿解毒,用除湿胃芩汤加减。
气滞血瘀者-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活血散瘀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