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一网 - 文献资料 - 医学书籍 - 医用实验动物学

  九、国内近期动物疾病模型文献

  (一)中医中药研究用动物模型

  1.熊启达等:“卫气营血”模型,四川医学,(2):65,1983。

  2.梁月华等:“寒症、热症”模型,中医杂志,(11),1982。

  3.毛腾敏:大鼠“血瘀”模型,北京医学院学报,(4):306,1981。

  4.金惠铭等:家兔“血瘀”模型,中医杂志,(8):1982。

  5.贲长恩等:大鼠“血虚”模型,中医杂志(6):69,1981。

  6.李传英等:大鼠“脾虚”模型,浙江中医杂志,(8)355,1982。

  7.张启元等:金黄地鼠、大鼠“脾虚”模型,中华医学杂志,(2):83,1980。

  8.黄柄山等:小鼠“脾虚”模型,中西医结合杂鼠,3(5):295,1983。

  9.施玉华等:小鼠“阳虚”模型,中医杂志,(2):31,1982。

  10.宫 斌等:小鼠“阳虚”模型,上海中医学院科研汇编,1980。

  11.董笃一等:小鼠“阴症”与“阳症”模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3):1,1981。

  12.左 箴等:脉微欲绝模型,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19,1982。

  13.杨连卿等:大鼠“阴阳失调”模型,中西医结合杂志,(6):353,1983。

  14.孙爱真等:狗“里实”模型,上海中医研究所科研资料汇编,1979。

  15.施玉华等:某些助阳药对阳虚动物模型的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2):6,1980。

  16.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消化生理科研组: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的造型,中华医学杂志60(2):83,1980。

  17.陕西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阴定”与“阳症”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4(3):1,1981。

  18.南京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组,脾虚泄泻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浙江中医杂志,(8):355,1982。

  19.史荫绵等:“血瘀”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中医杂志(8):64,1982。

  20.胡素坤等:大黄所致大鼠“虚证”模型的形态学研究,免疫学快报3(4):14,1983。

  21.关崇芬等:大黄所致大鼠“虚症”模型的免疫功能观察,免疫学快报3(3):12,1983。

  22.彭国瑞等:不同醣皮质激素所致“阳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医杂志25(4):74,1984。

  23.杜如竹:几种“证”型的动物病理模型的研制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概述,中医药研究参考资料(3):1,1983。

  24.夏宗勤等:四种虚证模型的建立及其与环核苷系统的关系,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研究与防治老年病会议资料选编,166页,1982。

  25.杜如竹:中医“证”的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辽宁中医杂志9(3):41,1985。

  26.李鳞山:活血化瘀药物研究中动物模型的概况,中西医结合杂志5(4):255,1985。

  27.王玉良:中医“证”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与设想,辽宁省中医研究院院刊(1):42,1986。

  28.谢仰洲:从“精气夺则虚”谈对于动物造模的认识,中医药信息,(6):12,1986。

  29.雷梦楠等:肾阳虚、脾阳虚动物模型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观察,云南中医杂志,(1):32,1987。

  (二)骨骼、皮肤、肌肉、神经系统动物模型

  1.张长江等:颈椎错位模型,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1981。

  2.金学万等:变态反应性关节类模型,辽宁中医杂志,(3):45,1981。

  3.谢杨高等:癫痫模型,四川医学院学报(4):289,1981。

  4.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344~347,1982。

  5.董承统等:大鼠失眠状态的复制,同上资料,348-358,1982。

  6.虞佩兰等:脑水肿模型,湖南医学院学报,(4):353,1983。

  7.刘耕陶等:醛缩酶升高模型,药学学报(3):142,1980。

  8.周岱等:大白鼠实验性脑动脉瘤——有关实验方法及雌激素作用,中华外科杂志(11):663,1984。

  9.徐 超等:蒙古沙土鼠脑缺血模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2):69,1985。

  10.莫东旭:大骨节病实验动物模型慢性磷酸盐中毒,地方病译丛(2):66,1986。

  11.邵宴立等:黑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2):107,1986。

  12.黄 强等:NHG-1人脑质瘤裸小鼠模型特征的观察,苏州医学院学报(3):261,1986。

  14.周佩芳等:旋磁场对脑水肿动物模型的疗效,湖南医学(4):205,1986。

  15.匡培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脑梗塞及丹参的保护作用,北京医学情报(1):4,1986。

  16.汪一定等:急性脑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南京中医学院学报,(3):41,1986。

  17.张桂琴等:再次复制大骨节病动物病理模型,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55,1987。

  18.杨于嘉等:实验性家兔急性脑水肿,湖南医学院学报,8(2):171,1983。

  19.杨新生等:脑梗塞的动物模型,湖南医学院学报,9(4):361,1984。

  20.钱戍春等: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动物实验模型,中华皮肤杂志,(1):330,1986。

  21.徐正谷等:百日咳菌液制作兔脑水肿模型,湖南医学院学报,(1):47,1987。

  22.陈生弟:实验性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上海医药,(2):120,1987。

  23.龚耀成:关节制动后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4):193,1986

  24.李安民:颅脑损伤的动物模型,解放军医学杂志,(6):469,1986。

  (三)五官科疾病动物模型

  1.于纯智等:家兔角膜瘢痕型复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936-403,1982。

  2.周韫珍:白内障模型复制,同上资料,403-404,1982。

  3.刘大维等:龋病模型(大鼠),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科研究所资料汇编,1981。

  4.刘光第等:小鼠遗传性眼裂早期形成与其继发“角膜白斑”动物模型品系的建立,上海实验动物科学4(2):71,1984。

  5.李玉晶等:龋齿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科学3(3):81,1986。

  6.顾以?等:实验性D-半乳糖诱发动物白内障造模的探讨,徐州医学院学报,(1):12,1987

  7.贾锐锋等:建立动物近视眼模型的尝试,眼科新进展,(1):16,1987

  8.刘书翰等:建立口腔粘膜溃疡动物模型的初步实验结果,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198,1986。

  (四)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1.张荣宝等:心肌缺血模型(家兔),生理学系,31(1)1,1979。

  2.张陈福等: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中医杂志,(4)18,1982。

  3.李连达等:心肌梗塞模型(家犬),中医杂志,(11)53,1978。

  4.陈尚恭等:清醒狗心肌模型缺血模型,中华心血管杂志,8(4):303,1980。

  5.张建安等:心肌损伤模型(家兔),山东医药,(2):20,1980。

  6.俞秋棠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模型(家兔),肺心病病理科研资料汇编(一),湖北省卫生局,36、40页,1978/

  7.车东媛等:肺血管炎性肺心病模型(家兔),资料同上,1978。

  8.陈立峰等:心源性休克动物模型(家犬),全国第一届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80页,1980。

  9.王福云等:高血脂症模型,药学通报,(8)9,1981。

  10.孙仁宇:肺动脉高压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第一辑),223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1.张彩英等:动脉粥样硬化和食饵性高血脂模型,新医药学杂志,(11)47,1978。

  12.刘士群:急性心肌梗塞模型(二),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159页,人卫出版社,1982。

  13.丁鼎武等:急性缺血性濒危心肌模型(家兔),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4):288,1980。

  14.陈尚恭等:清醒狗急性缺血和梗塞的实验模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4(3):147。1982。

  15.宋来风等:离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结扎缺氧模型的探讨,中华心血管杂志,(3):215。1980。

  16.时安云: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164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7.丁祖则等:大白鼠胆固醇肉芽肿模型,心血管疾病,(4):296。1978。

  18.孙继文等:一种简便可靠的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4):297。1980。

  19.彭启明等:应用木瓜蛋白酶制作实验性肺气肿的动物模型,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40,1982

  20.文尚武等:急性实验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狗),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第一辑)19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1.金惠铭: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资料同上,19页,1982。

  22.于占久: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资料同上,146~156,1982。

  23.任文华等:大鼠心肌梗塞模型,资料同上,177~182,1982。

  24.卢兴:几种常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的复制,资料同上,182~199,1982。

  25.张宝恒:乌头硷诱发的心律失常,资料同上,200~203,1982。

  26.张宝恒:氯仿-肾上腺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氯仿诱发小鼠的心室纤颤,资料同上,205~209,1982。

  27.孙继文,心房内注入腺苷复制豚鼠房室传阻滞,资料同上,210~213,1982。

  28.施新猷:休克模型的复制,《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50~254,1980。

  29.施新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54~257,1980。

  30.施新猷: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33~235,1980。

  31.施新猷:心肌梗塞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35~237,1980。

  32.施新猷:房室传导阻滞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37-238,1980。

  33.施新猷:肾性高血压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38~239,1980。

  34.张荣宝等;神经性缺血型心律失常模型,淅江医学4(1):49,1982。

  35.陈维洲:心律失常模型,中国药理学报(3)173,1982。

  36.黄恭康:兔耳淋巴水肿模型,显微外科杂志(3-4):115,1982。

  37.陈少如等:血液稀释模型,河南医学院学报(3):22,1982

  38.穆鉴等:过敏性休克模型(JCR小鼠)上海针刺杂志,(3):21,1983

  39.马统勋等:过敏性休克模型(豚鼠),药学通报(1),1981。

  40.彭华民等:胰腺微循环障碍模型,中草药(11):35,1982。

  41.王巍等: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2(3):222,1984。

  42.王国英等:大白鼠肢体淋巴水肿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3):116,1985。

  43.李德明等:用免疫学方法复制成功一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3(2):74,1986。

  44.秦云峰等:狗门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模型的制备,中华实验外科杂志4(1)19,1987。

  45.顾天华: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脑区脑啡呔含量的变化,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4(4):291,1984。

  46.王振生等:家兔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建立及实验诊断指标的探讨,中华医学杂志65(2):114,1985。

  47.顾德官等: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观察,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5(2):102,1985。

  48.施新猷等;大鼠小肠绒毛微循环活体观察动物模型的复制,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文汇编,65页,1987。

  49.鲍军:家兔急性血瘀模型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6):357,1986。

  50.任传耕:克山病病毒病因动物模型实验研究报告,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3):215,1986。

  51.王振生:家兔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模型的研究,淅江医学(3):24,1986。

  52.任世光:病毒所致DIC模型的建立,中国急救医学(3):2,1986。

  53.金则斗等:家兔脑及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制作以及“银杏”对其防治的研究,兰后卫生,(4):6,1986。

  54.何杨等:主动脉血栓的动物模型制备,江苏医药,(3):131,1987。

  55.王建勋等:豚鼠压力性心肌肥厚实验方法,湖南医学院学报(4):77,1987。

  56.郭品维: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模型复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3):130,1984。

  (五)呼吸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

  1.徐英含:矽肺结核模型,中国医学杂志,(8):536,1979。

  2.苏宝田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模型复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218-221,1982。

  3.孙仁宇:兔和狗的肺动脉高压,同上资料,223~232,1982。

  4.潘秀森:木瓜蛋白酶复制家兔肺气肿和肺心病,同上资料,223~239,1982。

  5.徐仁宝::慢性支气管炎,同上资料,240~245,1982。

  6.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豚鼠变态反应性支气管痉挛,同上资料,246-251,1982。

  7.毕涉等:实验性肺纤维化,同上资料,251-256,1982。

  8.薛全福:实验性矽肺,同上资料,257-262,1982。

  9.周立东等:猴实验性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模型,同上资料,262-264,1982。

  10.四川医学院: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动脉模型,同上资料,264-270,1982。

  11.施新猷: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23-225,1980。

  12.施新猷:肺水肿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62页,1980。

  13.夏家明等:大鼠实验性急性肺水肿模型,上海实验动物科学5(4):240,1985。

  14.吴若铢等:天花粉引起被动肺过敏的大鼠模型,中国药理学报6(1):68,1985。

  15.徐翎等:呼吸窘迫综合征兔肺泡巨噬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湖南医学院学报,(1):11,1987。

  (六)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1.毛江森等:甲型肝类模型(猕猴),中国科学,(6):765,1981。

  2.余昌安等:甲型肝炎模型(树鼩)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3):148,1981。

  3.严瑞琪等:乙型肝炎模型(树鼩)广西医学院学报,(1):10,1984。

  4.李高钰等:病毒性肝炎模型(大鼠、小鼠),山西医药杂志,(5):6,1981。

  5.中山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犬肝昏迷模型,中山医学院学报,(2):848,1982。

  6.吴明明等:家兔肝损害模型,安徽医学院学报,(1):27,1981。

  7.钮 振:大白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中华医学杂志,(6):350,1981。

  8.郁解非等:犬急性肝功衰竭模型,中华器官移植杂志,(4):173,1983。

  9.裴德恺等:豚鼠同种免疫性肝炎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285页,1982。

  10.孙爱贞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实验模型上海中医研究所科研论文汇编,(1):89,1983。

  11.吴荣庆等:大白鼠胆管炎模型制作方法的介绍,武汉医学院学报,(4):364,1983。

  12.徐长生等:胆色素结石的动物模型及药物防治的实验,中华消化杂志,2(1):34,1982。

  13.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实验性胃溃疡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人民卫生出版社,271,274,1982。

  14.潘秀森:亚硝基胍诱发家兔胃溃疡模型,同上资料,275~277,1982。

  15.范维珂:氨基半乳糖实验性肝炎模型,同上资料,279~284,1982。

  16.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同种免疫性肝脏病损模型,同上资料,185~288,250,1982。

  17.陶世英等:急性肝淤血模型,同上资料,289~295,1982。

  18.沈谧等:实验性新生羊羔胆道扩张症,同上资料,295~301,1982。

  19.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同上资料,302~305,1982。

  20.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实验性胰腺炎,同上资料,305-307,1982。

  21.童尔昌:大白鼠的实验性巨结肠,同上资料,308~310,1982。

  22.覃见效:猴急性细菌性痢疾模型,同上资料,311~312,1982。

  23.余应年:实犬验性腹水,同上资料,312~323,1982。

  24.施新猷:肝硬变模型复制,《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60页,1980。

  25.施新猷:急性中毒性肝炎、肝坏死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60~261,1980。

  26.施新猷:阻塞性黄胆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261页,1980。

  27.侯景濂:家兔肠粘连模型,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资料汇编,(1):1,1980。

  28.韩良等:大鼠肠粘连模型,实用外科杂志(3),1981。

  29.张君儒等:胃肠炎模型,四川医学院学报(3),1981。

  30.周永德等:消化道畸形的动物实验模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4):184,1985。

  31.李宁等:低蛋白饮食诱发豚鼠形成胆色素结石的实验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3(4):168,1986。

  32.王平等:一种实验性多器官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4(2):70,1987。

  33.张本根等:D-氨基半乳糖致Wistar大白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实验研究,浙江医学17(1):17,1985。

  34.王光明等:达乌尔黄鼠作为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调查与评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66页,1987。

  35.张青珍:用高胆固醇食物造成叙利亚地鼠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动物模型,中医药研究通讯(29):12,1986。

  36.赵慧业:胰实质内注射牛胆酸钠引起实验性大白鼠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模型及其早期损害的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122,1986。

  37.黄蔚农:四氢化碳致家犬暴发性肝衰竭模型的研究,中华物理医学杂志(3):169,1986。

  38.李宁等:低蛋白饮食诱发豚鼠形成胆色素结石的实验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4):168,1986。

  39.杨冠群等:犬的肝昏迷模型手术造型方法,暨南理医学报,(4):71,1986。

  (七)泌尿生殖系统动物模型

  1.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兔实验性肾小球肾炎,《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327~330,1982。

  2.曹济远:兔Masugi型肾炎模型,同上资料,331~333,1982。

  3.周苏廉等:二氧化汞诱发家兔急性肾衰竭模型,同上资料,333~337,1982。

  4.刘家骝:肾性高血压的复制,同上资料,337~343,1982。

  5.施新猷:急性中毒性肾病模型的复制,《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63页,1980。

  6.张庆怡等:家兔Masugi型肾炎模型,上海免疫学杂志,(2):21,1981。

  7.顾方六等: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北京医学院学报(12):167,1980。

  8.盛佩蒂等:小鼠畸胎模型,南通医学院科研论文,1982。

  9.袁国样等:大鼠实验性苯酮尿症模型的研究,上海实验动物科学7(1):12,1987。

  10.侯芳玉等:大鼠实验性逆行性肾盂肾炎模型建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64页,1987。

  11.王润等:人工诱导大鼠精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铁道医学(3),133,1986。

  12.俞 瑾等:多囊卵巢小鼠模型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论文汇编,17~23,1986。

  13.王一鸣: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发家兔肾炎模型的研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25,1986。

  14.陈文龙等:实验性兔胎仔宫内手术探讨先天性膈疝模型,全国小儿外科学会议第3次大会资料,(5):2~6,1987。

  15.章友康等:用嘌呤霉素制作氨基核苷肾病模型,中华肾脏疾病杂志,(5):226,1986。

  (八)内分泌疾病动物模型

  1.孙仁宁:大鼠去垂体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359~363,1982。

  2.马 泰:小鼠地方性克汀病的模型复制,同上资料,373~377,1982。

  3.钱玉珍:实验性甲状腺肿,同上资料,379~382,1982。

  4.汤 特:大鼠去肾上腺模型,同上资料,382~383,1982。

  5.汤 特:大鼠去卵巢和睾丸模型,同上资料,383~384,1982。

  6.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组:实验性无精子生成,同上资料,385~389,1982。

  7.邓肿瑞等:烧热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390~395,1982。

  8.施新猷:糖尿病模型的复制,《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57~258,1980。

  9.胡远峰等:大鼠糖尿病模型,中华内科杂志,(9):535,1981。

  10.谢明智等:实验性肥胖及糖尿病大鼠模型,药学学报20(11):801,1985。

  11.李民勖等:链豚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3(2):65,1986。

  12.王吉甫等:药物性大白鼠糖尿病模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3(3):127,1986。

  13.李健群等:在克汀病重病区复制大鼠地方性克汀病的实验研究,中国地方病学杂志3(3):137,1984。

  14.朱长源等:中国地鼠遗传性糖尿病的普查,山西医学院学报(4):1,1984。

  15.赵玉杰等:雏鸡佝偻病模型的复制,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64页,1987。

  16.朱惠民:高碘与低碘实验动物甲状腺肿模型的对比研究,河北省水源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论文选编47~52,1986

  17.阎玉芹等:在地方性克汀病重病区复制克汀病大鼠的实验研究,中国地主病学杂志,(1):13,1987。

  (九)实验性肿瘤动物模型

  1.罗德元等:小鼠肺癌模型,中华肿瘤杂志,(1):50,1980。

  2.犹学筠等:近交系C57BL小鼠肺腺癌模型,实验生物学报,(2):139,1981。

  3.张振东等:诱发瘤大鼠肺癌78-X1,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2):95,1980。

  4.田鸿生等:远交系大鼠肺癌BSCC1,中华肿瘤杂志,(2):94,1981。

  5.王风荣等:小鼠肺癌79-X1,中华肿瘤杂志,(2):91,1981。

  6.田鸿生等:大鼠肺鳞癌,肿瘤防治研究,(1、2):2、61,1982。

  7.张志杰等:金黄地鼠肺癌,昆明医学院学报,(1)1980~1982。

  8.刘桂亭等:诱发性大鼠食管癌,《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68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9.杨 简等:大鼠食管癌,《食管癌的实验研究》,8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10.丁 瑞等:小鼠可移植性食管鳞癌SGA-73,食管癌的实验研究,36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11.林炳水等:可移植性小鼠前胃鳞状细胞癌GS742,中华肿瘤杂志,(2):101,1981。

  12.罗德元等:小鼠前胃鳞癌751,中华肿瘤杂志,(1):50,1980。

  13.罗德元等:大鼠食管癌722,中华肿瘤杂志,(1):50,1980。

  14.刘桂亭等:大鼠前胃乳头状瘤,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4):245,1982。

  15.刘桂亭等:大鼠食管及前胃鳞癌,中华肿瘤杂志,(2):29,1980。

  16.胡素坤等:诱发性小鼠腺胃实验性胃癌,《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74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7.张宗显等:大鼠、小鼠胃癌,中华肿瘤杂志,(3):161,1982。

  18.耿宝琴等:大肠癌(大鼠、小鼠),浙江医科大学学报,(2):170,1980。

  19.吴秉铨等:人肠粘液腺癌的裸鼠移植瘤,北京医学院学报,14(13):205,1982。

  20.张家模等:大鼠可移植性肝癌BERH-2,实验生物学报,(1):88,1978。

  21.钱振超等:615系小鼠可移植性肝细胞性肝癌H615,遵义医学院学报,(2):85:1982。

  22.汤钊猷等:异种移植,裸鼠人体肝癌移植模型,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21,1982。

  23.朱逢春等:腹水型小鼠腹水癌(H22)实验性淋巴道转移H-22-815,中华病理杂志,(3):190,1984。

  24.从笑倩等:小鼠腹水型胚胎细胞癌BEC,肿瘤,(1):40,1982。

  25.杨简等:小鼠子宫颈癌14号U14,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4):279,1979。

  26.陈炳桓等:小鼠胶质母细胞瘤G422,北京医学,(1):15,1981。

  27.杜子威等:人脑恶性胶质细胞瘤(裸小鼠)NCS-1,江苏医学,(3):2,1983。

  28.夏辉明等:小鼠皮肤癌,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85页,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9.黄华章等:津白2系小鼠自发乳腺癌,天津医药,(6):345,1982。

  30.孙文义等:可移植性小鼠乳腺癌(B型)MA737,中华肿瘤瘤杂志,(3):168,1980。

  31.张鸿翔等:可移植性小鼠乳腺癌(B型)MC615,肿瘤防治研究,(1):21,1980。

  32.唐新德等:615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B型)MA782(实体型),武汉医学院学报(1)1,1979。

  33.张 众等:615小鼠可移植性自发性乳腺癌瘤株B6、B9(具肺转移的亚株),遵义医学院学报,(3),1983。

  34.高进等:可移植性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道转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3):53,1981。

  35.钱振超:关于实验肿瘤新瘤株研究的进展,大连医学院学报,(2):72,1983。

  36.李敏民整理:我国实验动物肿瘤模型检索表,中医研究参考资料,(3):2,1984。

  34.区宝祥:应用DMBA异种诱小鼠鼻咽癌的初步报告,中华病理学杂志,7(2):139,1963。

  38.马曾辰等:供临床研究用的鼠肝癌模型,癌症,2(4):236,1938。

  39.王朝俊等:不同剂量甲基戊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的观察,中华肿瘤杂志,2(4):263,1980。

  40.吴德全等:615近交系小鼠可移植肺腺癌(P615)的实验研究,中华肿瘤杂志,6(1):1,1984。

  41.黄 润等:气管内滴注甲基胆蒽诱发金黄地鼠实性实验性肺癌的初步研究,昆明医学院学报(1):1,1980。

  42.罗德元:甲基戊基亚硝胺诱发小鼠肺癌的观察,中华病理学杂志,12(1):55,1983。

  43.王能进等:启东霉玉米诱发麻鸭肝癌实验,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10(3):180,1983。

  44.许良中:小鼠腹水型子宫颈UI14染色体的研究,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7(5):354,1980。

  45.宋长荣等:兰石棉腹腔注入染尘诱发家兔间皮细胞瘤,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8(2):144,1981。

  46.从笑倩等:一株小鼠腹小型胚胎细胞癌的建株,肿瘤,2(1):40,1982。

  47.赵乃坤等:辐射诱发的LACA小鼠粒细胞白血病瘤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征,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5):7,1981。

  48.张惠铭等:L615小鼠脑膜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中华血液学杂志,4(6):335,1983。

  49.袁 昕等:肿瘤冷冻外科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方法学的探讨,肿瘤,2(1):22,1982。

  50.刘学泽等: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32,1983。

  51.郑升等:腹水型小鼠淋巴性白血病L7712,肿瘤,(1):294,1982。

  52.褚建新等: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7212,中华肿瘤杂志(4):287,1981。

  53.钱振超等:小鼠T淋巴细胞性肉瘤白血病L759,中华血液学杂志,1:1,1981。

  54.钱振超等:小鼠T淋巴细胞肉瘤白血病L7710,肿瘤防治研究,(4):219,1983。

  55.程 立等: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783,上海免疫学杂志,(3):18,1982。

  56.褚建新等:小鼠腹水型白血病L7811,中华血液学杂志,(1):12,1982。

  57.罗德元等:小鼠肺癌771,中华病理学杂志,(1)58,1983。

  58.施新猷:实验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复制,《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26~231,1980。

  59.季文琴等:小鼠SRS淋巴细胞腹水瘤SRS,《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96~99,1982。

  60.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病理室:小鼠前胃癌FC,中华肿瘤杂志,(3),161,1980。

  61.戴志强等:裸小鼠人肺燕麦细胞癌移植模型的形态观察,肿瘤,4(6):243,1984。

  62.孟志红等:不同途径投用偏二甲肼诱发小鼠肺腺瘤的研究,肿瘤,4(4):169,1984。

  63.江绍基等:实验性狗胃癌模型建立的研究,肿瘤,5(4):145,1985。

  64.范正平:实验性大肠癌研究概况,肿瘤,5(6):273,1985。

  65.杨斌:裸小鼠与人类肿瘤移植,肿瘤防治研究,12(1):41,1985。

  66.卢平等:人成骨肉瘤的裸鼠移植瘤,中华实验外科杂志,3(1):15,1986。

  67.漆畹生等:Sprague-Dawley系小鼠皮下的引发性肉瘤模型,上海实验动物学,5(1):13,1985。

  68.添畹生等:昆明种小鼠的脲酯引发性肺脏肿瘤,上海实验动物科学,4(1):20,1984。

  69.吴德全等:615近交系小鼠可移植性肺腺癌(P615)的实验研究,中华肿瘤杂志,6(1):1,1984。

  70.袁孝纯等:实验性高转移纤维肉瘤模型的建立,中华肿瘤杂志,6(5):337,1984。

  71.凌茂英等:可移植性小鼠腹水癌(H22)实验性淋巴道转移模型的建立,中华病理学杂志,13(3):190,1984。

  72.刘德福等:小鼠肝癌体外培养80320细胞株建立,癌症,3(3):186,1984。

  73.徐元鼎等:裸鼠人体恶性黑色素瘤模型的建立和病理观察,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76页,1987。

  74.漆畸生等:二乙基亚硝胺引发的金鱼肝脏肿瘤和癌前病变,同上资料67页,1987。

  75.马曾辰等:长期传代的裸小鼠和裸大鼠人肝癌模型,同上资料,68页,1987。

  76.刘康达等:裸鼠人肝癌模型在肝癌导向研究中的应用,同上资料,89页,1987。

  77.王 琤:裸小鼠与人体肿瘤体内模型,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109,1986。

  78.王济民:DMBA致黄色地鼠颊囊动物型及其应用,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3):177,1986。

  79.李雪梅:恶性肿瘤转移的动物模型,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50,1986。

  80.钱耕荪等:鸭肝癌实验模型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对鸭胚的传染,肿瘤(4)163,1986。

  81.马曾辰等:两株裸大鼠人肝癌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肿瘤,(4):161,1986。

  82.马曾辰:裸大鼠及人癌移植研究的进展,上海实验动物科学,7(4):215,1987。

  83.王尤宝等:人体胃腺癌裸小鼠模型的建立,胁瘤杂志,(2):52,1987。

  84.蒋廷鑫等:实验性胃癌模型,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3):132、1986。

  (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动物模型

  1.冯高闳等:家兔痢疾模型,江西医学院学报,(1):58,1983。

  2.钟永良等:人马来丝虫感染模型,中华医学杂志,(3):154,1980。

  3.黄惠芬等:周期性马来丝虫感染模型,动物学报,(1):44,1979。

  4.许锦江等:周期性马来丝虫感染模型,动物学报,(1):61,1980。

  5.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吸虫室华支睾吸虫病组:华支睾吸虫感染模型,药学学报,(1):56,1981。

  6.黄文洲等:约氏疟原虫感染模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4(4):229,1982。

  7.胡孝素等:猴疟模型,动物学报,(2):200,1982。

  8.黄文洲等:食蟹猴疟原虫感染模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119,1982。

  9.陈怀录等:食蟹猴疟原虫复发实验模型,动物学报,(2):141,1982。

  10.邵葆若等:抗咯萘啶伯氏原虫小白鼠模型,药学学报,(8):566,1982。

  11.任海南等:美洲钩虫感染模型,寄生虫病研究所年报,1980。

  12.杨 超等:人美洲板口线虫感染模型,动物学报,(1):28,1982。

  13.夏昭华等:钩虫感染模型,淅江人民卫生实验院年报,(32):131,1981。

  14.胡孝素等:诺氏疟原虫感染四川短尾猴的研究,动物学报,(2):28,1984。

  15.张家埙等:食蟹猴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猴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于杀组织抗疟药的实验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4,1982。

  16.遵义医学院寄生虫病学教研组:小鼠和纯系小鼠腹腔移植马来丝虫的实验观察,遵义医学学报(3):1,1979。

  17.朱素贞等:周期型马来丝虫人工感染长爪沙鼠所致淋巴系病变的观察,动物学报,27(2):199,1981。

  18.钟永良等:班氏吴策丝虫实验感染恒河猴的初步研究,四川动物2(1):1983。

  19.陶增厚等:丝虫幼虫在长爪沙鼠体内的形成描述,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1(1):26,1983。

  20.冯高闳等:肠管结扎环痢疾模型,赣南医药,(1):11,1982。

  21.倪大石等:流行性出血热乳鼠模型,医学情报,(1):11,1984。

  22.张涛清等:犬菌痢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的探讨,上海实验动物科学6(3):138,1986。

  23.庄昌贵:甲型肝炎动物模型-国产恒河猴对甲型肝炎病毒敏感性的研究,上海虹桥医院,13页,1987。

  24.丁一凡:新隐球菌脑膜炎的一种新动物模型,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3):133,1986。

  25.童舒平: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的有用模型(土拔鼠),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2)25,1986。

  26.卢思奇:用长沙爪建立蓝氏贾弟鞭毛虫动物模型,中华医学杂志(3)157,1986。

  27.郭昌燕:家兔肺炎双球菌感染性发热模型,北京友谊医院友谊医刊(2)5,1886。

  28.张维亚: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催化模型,预防医学情报(3):147,1986。

  29.姚楚铮:流行性出血热动物模型的建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5:276,1986。

  30.钟永良:周期型马来丝虫长爪沙鼠模型的建立,四川省丝虫病防治与研究(1):200,1986。

  31.胡纯达等:小鼠巨细胞病毒实验性持续感染模型的建立,病毒学杂志,(1):28,1987。

  32.袁吉云等:小鼠肺孢子虫感染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102,1987。

  33.袁 曼等:山莨若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142,1987。

  34.姚 平等:风疹病毒在BALB/C小鼠体内的感染与分布,山东医科大学学报,(4):17,1986。

  35.叶于聪:包虫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13,1987。

  36.罗 涵等:1种内毒素引起肺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湖南医学院学报,(1):43,1987。

  37.徐启丰: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广后医学(广州军区),(2):99,1986。

  (十一)理化损伤的动物模型

  1.施新猷: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405~420,1982。

  2.施新猷等:心血管型放射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服10(副刊1):3~8,1989。

  3.陈宝珍:冲击伤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民卫生出版社,421~427,1982。

  4.施新猷:实验性烧伤动物模型,同上资料,428~446,1982。

  5.陈宝珍:实验性烧伤动物模型,同上资料,447~456,1982。

  6.陈宝珍:复合伤动物模型,同上资料,457~465,1982。

  7.王中洲:人工低温模型复制,同上资料,466~468,1982。

  8.王克为:造成家兔耳部冻伤方法,同上资料,468~409,1982。

  9.施新猷:实验性冻伤模型,同上资料,469~476,1982。

  10.王中洲:加速病理模型的复制,同上资料,477~480,1982。

  11.王克为:兔耳实验性芥子气皮肤损伤,同上资料,480~482,1982。

  12.高骥援:用巴豆油复制大鼠肉芽囊炎症,同上资料,482~486,1982。

  13.刁有芳:骨骼肌创伤后肺部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扣押实验模型,战伤参考资料(2)43,1986。

  14.朱佩芬等: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狗)模型的制作,创伤杂志,(1);7,1987。

  (十二)其他疾病的动物模型

  1.孙 靖等:免疫缺陷动物模型-裸鼠的研究,上海实验动物科学5(1):1,1985。

  2.徐宏彬等:皮肤病研究应用的实验动物模型,上海实验动物科学5(2):93,1985。

  3.游九芬等:家兔维生素A缺乏症的试验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科学3(3):84,1986。

  4.张 颖:实验性溶血性贫血对大鼠脾脏影响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四川解剖学杂志,4(2):1,1984。

  5.李柏青等:新生期去胸腺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蚌埠医学院学报10(1):6,1985。

  6.郝 蕾等:异种局部建立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模型的实验研究,上海实验动物科学7(2):645,1987。

  7.赵玉坤:自身免疫疾病的动物模型,日本医学介绍(3):103,1986。

  8.赵 棣:多菌型麻风的动物模型,中国麻风杂志(1):23,1986。

  9.殷蔚荑: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友谊医刊(2)57,1986。

  10.丁祖刚等:胆固醇肉芽肿瘤,心血管疾病,(4):296,1978。

  11.刘大维等:龋病模型(大鼠),变形链球菌血清学分型及大鼠致龋模型的初步建立资料汇编,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