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丹参
英文Danshen Root
拉丁文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甘西鼠尾草 Radix Salviae przewalskii
异名    郄蝉草(《本经》),赤参、木羊乳(《吴普本草》),遂马(《本草经集注》),奔马草(《四声本草》),山参(《日华子本草》),紫丹参(《现代实用中药》),红根(《中国药用植物志》),紫党参(《南京民间药草》),山红萝卜(《浙江中药手册》),活血根、靠山红、红参(《江苏植物药材志》),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东北药用植物志》),大红袍(《河北药材》),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山东中药》),蜂糖罐(《陕西中药志》),红丹参(湖北),长鼠尾草。原植物甘西鼠尾草又名:甘肃丹参(《中药志》)。
商品名丹参
处方名丹参、赤参、紫丹参、血丹参、炒丹参、酒丹参、醋丹参、丹参炭、鳖血丹参。
品种考证    丹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吴普本草》载:“茎华小,方如荏(即白苏),有毛,根赤,四月华紫,三月五月采根,阴干。”《本草图经》称:“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干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纲目》曰:“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综合诸家本草所述,主要形态特征均与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完全相同。
    《山东中草药手册》:“本省有一种白花丹参,形态与丹参极相似,仅花为白色。白花丹参的根,可治痛经、月经不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药用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和甘西鼠尾草 Saliva przewalskii Maxim. 的根。
形态    1.丹参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密被淡黄色柔毛及腺毛。茎四棱形,具槽,上部分枝。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7cm;小叶通常5,稀3或7片,顶端小叶最大,侧生小叶较小,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圆形,长2~7cm,宽0.8~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每轮有花3~10朵,下部者疏离,上部者密集;苞片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毛;花萼近钟状,紫色;花冠二唇形,蓝紫色,长2~2.7cm,上唇直立,呈镰刀状,先端微裂,下唇较上唇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较两侧裂片长且大;发育雄蕊2,着生于下唇的中部,伸出花冠外,退化雄蕊2,线形,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花药退化成花瓣状;花盘前方稍膨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裂片不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棕色或黑色,长约3.2cm,径1.5mm,包于宿萼中。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于海拔120~1300m的山坡、林下草地或沟边。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2.甘西鼠尾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粗壮,直伸,圆锥形,扭曲或成辫状,外皮红褐色,长15~40cm。茎直立,自基部分枝,密被短柔毛。单叶,基生或茎出,均具长柄;茎生叶对生,叶片三角状或椭圆状戟形,先端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具三角状或半圆状牙齿,上面绿色,被微硬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轮伞花序2~4花组成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或椭圆形;花萼钟形,外面密被长腺毛,二唇形;花冠二唇形,紫红色,外被疏柔毛,内面离基部3~5mm有斜向疏柔毛毛环;能育雄蕊2,生于冠筒喉部的前方,花丝扁平,比药隔长,退化雄蕊2,生于冠筒喉部的后方;子房深4裂,花枝略伸出花冠外,先端不等2浅裂。小坚果4,倒卵圆形,灰褐色。花期5~8月。
    生于海拔2100~4050m的林缘、路旁、沟边灌丛中。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
产地    1.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山西、河北等地;湖北、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浙江、河南、江西亦产。销全国。(主产于四川省中江、金堂、德阳、梓橦、长寿、开县、乐山等地,一般为栽培。河南、陕西、甘肃产量也较大。此外,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也有野生及栽培。)
    2.甘西鼠尾草 Radix Salviae Przewalskii 产于甘肃、云南、四川。销甘肃、云南、江西、河南、安徽、北京等地。
采收加工    春栽春播于当年采收;秋栽秋播于第2年10~11月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季萌发前将全抹挖出,除去残茎叶,摊晒,使根软化,抖去泥砂(忌用水洗),运回晒至5~6成干。把根捏拢,再晒8~9成干,又捏一次,把须根全部捏断晒干。野生的自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采挖最宜。
    江苏有的地区则将挖得的根晒到半干,去掉泥土,挂起晾干,再用火烧去须根,刷光;或将挖得的根晒干,除去支根修去芦头,剪成细小尾部,去净泥土,大小分挡,晒1~2天,堆放两天,待根的内部颜色变红,或闷到发热使根的内部变成紫黑色后,再晒干。
炮制    1.丹参  《梅师集验方》:“细锉。”《圣惠方》:“去芦头,锉。”“杵为散。”《圣济总录》:“去苗,去土。”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酒丹参  《医学入门》:“酒洗晒干。”《本草通玄》:“酒润,微焙。”《医宗说约》:“酒浸去芦用。”《药品辨义》:“酒炒用。”《笔花医镜》:“酒蒸。”现行,取丹参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丹参100kg,用黄酒10kg。酒丹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
    3.炒丹参  《圣济总录》:“锉,炒令黑黄。”现行,取丹参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紫褐色,有焦斑,取出放凉。
    4.猪血丹参  《本草害利》:“猪心血拌炒。”现行,取丹参片,用猪心血、黄酒拌匀并吸尽,干燥。每丹参10kg,用猪心血2kg,黄酒1kg。
    5.鳖血丹参  取丹参片,用鳖血、黄酒拌匀并吸尽,干燥。每丹参10kg,用鳖血、黄酒各1kg。
    6.醋丹参  取丹参片,用醋拌匀,微润,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丹参100kg,用米醋10kg。
    7.米丹参  先用水湿锅,将米撒入锅内,加热至冒烟时,投入丹参片,用文火炒至深紫色,取出,筛去米,放凉。每丹参100kg,用米20kg。
    8.丹参炭  取丹参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贮干燥容器内。酒丹参、醋丹参密闭,置阴凉干燥处。猪血丹参、鳖血丹参置石灰甏内。丹参炭散热防复燃。
商品规格    丹参已有两干多年的药用历史,现在不仅内销,还供出口,由于需求量大,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特别是近年来野生丹参日趋枯竭,因而商品丹参越来越依靠栽培。
    丹参以四川、河南等地所产质量最好。四川的丹参产量居全国首位。栽培历史已近百年,产量大,供出口丹参多为此。
    丹参过去按大小组细分为五个等级,现在一般野生者多为统货,家种则分为一等和二等,若是供出口商品,则按大小粗细分为五个等级。
    历史上除云南鼠尾 S.yunnanensis C. H.Wright 外,丹参品种单一,但近年来药源紧缺,出现了多种混淆品,如云南的甘西鼠尾 S. przewalskii Maxim.、褐毛甘西鼠尾 S. przewslski Moxim.  var. mandarinorum Stib.、黄花鼠尾S. flava Forrest和三叶鼠尾S.irijuga Diels等,在当地作为丹参的代用品,已形成商品,自销并销往外地,产量大,分布广。其中云南鼠尾和褐毛甘西鼠尾的根,已收入云南省地方药品标准;安徽所产丹参的品种也较复杂,有白花丹参 S. miltiorrhiza Bge. var. miltiorrhiza f. alba C. Y. Wu et H. W. Li(分布于山东)、浙皖丹参S.sinica Migo、紫花浙皖丹参 S. sinica Mlgo f. purpurea H.W.Li、拟丹参 S. paramiltiorriza H. W. Li et X. L. Huang(分布于安徽、湖北)、紫花拟丹参S. paramiltiorrhiza f. purpureo-rubra H. W. Li (分布于安徽、湖北)野生并有栽培;另外江西产有南丹参 S. bowleyana Dunn.。以上品种中,甘西鼠尾的根已为全国流通性商品。
药材特征    (1)丹参  根茎粗大,顶端有时残留红紫色或灰褐色茎基。根1至数条,砖红色或红棕色,长圆柱形,直或弯曲,有时有分枝和根须,长10~20cm,直径0.2~1cm,表面具纵皱纹及须根痕;老根栓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常呈鳞片状脱落,露出红棕色新栓皮,有时皮部裂开,显出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样或纤维性。形成层环明显,木部黄白色,导管放射状排列。气微香,味淡、微苦涩。
    (2)甘西鼠尾草  根头部粗短或丛生2至数个直立的细长茎基,根茎直径0.5~1cm,长1~4cm,并有灰褐色残留茎基及鳞叶,被灰白色绒毛。主根明显,红褐色,圆锥形,一般不分枝,偶见下部呈分叉或分枝,直径0.3~5cm,长15~40cm,直或弯曲,根须稀少;较粗的根多由一至数股扭曲成索状,具众多纵沟纹,灰褐色老栓皮常鳞片状或条状脱落,露出红褐色新栓皮,枯朽泡松。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露出多个黄白色点状导管群,维管束鲜外为枯朽木栓组织;细根质较坚硬,木栓层红棕色,皮部灰白色或棕褐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灰褐色。
    以条粗、内紫黑色,有菊花状白点者为佳。
    丹参为类圆形的厚片,表面红黄色或黄棕色,见有散在的白色筋脉点,中心略黄。周边外皮暗红棕色。气微,味微苦、涩。酒丹参形如丹参,表面黄褐色,略具酒香气。炒丹参形如丹参,表面紫褐色,有焦斑。猪血丹参形如丹参,有猪血腥气。鳖血丹参形如丹参,有鳖血腥气。醋丹参形如丹参,具米醋酸味。米丹参形如丹参,表面深紫色。丹参炭形如丹参,呈焦黑色。
化学成分    根主含二萜醌类色素,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 ⅡB,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异丹参酮(isotanshinones)Ⅰ,Ⅱ,异隐丹参酮(1socryptotanshinone),丹参新酮(miltirone), 丹参酸甲酯(methyl tanshinonate), 羟基丹参酮ⅡA(hydroxytanshinone), 二氢丹参酮Ⅰ(dihydrotanshinone I),丹参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参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和鼠尾草酚(salviol)。另报道合铁锈醇(ferruginol)、Δl-丹参新酮(Δl-dehydromiltirone)、Δl-丹参酮ⅡA(Δl-dehydrotanshinone IIA)、丹参新醌丁(danshenxinkun D)和1,⒉二氢丹参醌等。除二萜醌类化合物外,尚合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β-谷甾醇和D(+)β-(3,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丹参酸甲),以及缩羧酸化合物(salvianolic acids)A,E等。
药理作用    1.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1)对心脏的作用 丹参注射液能使豚鼠及家兔离体心脏的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先有短暂的抑制,而后逐渐加强。亦能使麻醉犬的心率减慢。离体蟾蜍心脏灌流实验发现低浓度丹参液能抑制心肌收缩,减少能量消耗而不损伤心肌。犬静注20mg/kg丹参酮IIa磺酸钠能出现轻度的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和左室作功量稍有增加,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变化不显著。在结扎左前降支动脉犬的实验中,静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总剂量8mg/kg(分4次),结果对血压、心率和心肌氧耗指数无明显影响,但对左心室功能损伤却有良好作用。在离体豚离心脏灌流中,以丹参酮II A磺酸钠0.5~20μg/ml灌流20分钟,随浓度增加而加重抑制心脏收缩幅度,但麻醉大鼠静注40mg/kg,能轻度增加在位心脏收缩幅度。以0.1mg/ml浓度对离体免左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电刺激收缩幅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以电刺激驱动豚鼠有心室乳头肌标本,在林格液中加入1×10-6 mol/L~5×10-5mol/L浓度的丹参酮ΠA磺酸钠后出现剂量依赖性负性肌力作用;增加细胞外Ca2+浓度可逆转负性肌力效应,用高K+(20mmol/L)溶液使乳头肌Na+通道失活,诱发出慢反应电位,增加刺激强度,又可诱发依赖Ca2+浓度的慢反应动作电位,加入丹参酮ⅡA磺酸钠后可抑制慢反应动作电位15分钟以上。其波形大小,时限及区域,均按剂量依赖方式减小。这些作用可通过增加Ca2+浓度后逆转。5×10-5mol/L的丹参可完全抑制慢动作电位。豚鼠、兔和猪离体心肌实验表明,丹参酮丑A磺酸钠可抑制心肌收缩力;缩短动作电位时程,而对0相上升速率影响较小;可降低慢反应电位的除极速率;减慢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提示丹参酮IIa磺酸钠可能影响Ca2+向细胞的内流。另外,实验结果表明,丹参酮 IIA磺酸钠对肌张力产生明显抑制的浓度(4μg/ml)小于对动作电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40g/ml)。研究丹参对家兔心肌电生理的影响时发现,5%丹参液灌流后,有效不应期延长,传导速度也显著延长。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和微机系统的实时分析方法,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了丹参制剂对正常和异丙肾上腺素损伤性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可使受损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而对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峰值(APA)、超射(OS)及0相最大去极化速率(vmax)不变,丹参在最大有效浓度(0.25mg/ml)时,可使正常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APD缩短而其他指标不变;丹参使慢反应动作?电位的APA、APD和vmax减小。提示丹参可能为钙拮抗剂,并能对抗ISO引起的心肌钙超载性损伤。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分离的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及跨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酮丑A磺酸钠具有类似维拉帕米样L一型钙通道阻断剂作用,其阻断作用呈非电压依赖性。丹参水提液5g(生药)/kg腹腔注射预防30分钟,能防止或减少由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心室纤颤(vF)的发生,提高大鼠的存活率;发生vF的大鼠立即静注丹参提取液,71%能短暂地恢复窦性心律,显著延长vF动物的存活时间。(2)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 丹参煎剂、丹参注射液、白花丹参注射液给麻醉犬或兔静注,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而丹参酮1A磺酸钠则出现血压轻度升高。丹参注射液的降压效应能被阿托品阻断,但不能影响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丹参注射液2g/kg静注,能明显增加免肾血流量,与肌苷相比,两者改善兔肾动脉血流灌注效果相仿,丹参作用较为平稳。HH全身血管及兔耳血管灌流,丹参煎液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犬股动脉给予丹参水煎醇沉液,亦有微弱的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3)对冠脉流量的影响 麻醉犬或猫,静滴丹参注射液3~4g/kg,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冠脉阻力明显下降,但心肌耗氧量有所增加。白花丹参注射液还能使离体豚鼠心脏或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犬和猫,离休猫、猪的冠状动脉、恒速灌注丹参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冠脉流量显著增加,并能对抗吗啡、普萘洛尔(心得安)的缩冠脉效应。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原儿茶醛等却显著收缩离体冠脉,提示丹参的不同单体化合物对冠状动脉的效应不尽一致。(4)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或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丹参煎剂、复方丹参(丹参、降香)注射液、丹参素能改善或对抗其心电的异常。结扎犬的冠状动脉或部分分支时,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减轻急性期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并加速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心肌组织电镜观察到复方丹参组标本的吞噬细胞比较活跃,坏死心肌残片较少,成纤维细胞分化程度和间质增生程度均较明显,毛细血管损伤也较小。给大鼠腹腔注射丹参水提取物5g(生药)/kg,对于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左室心肌缺血面积显著缩小。以微米狭窄器造成冠状动脉前降支临界狭窄15分钟,左心房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使心肌缺血时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减轻,且以心脏每分钟平均血流量(CBF)的改善在先,说明丹参注射液可改善缺血心脏的冠脉流量。丹参水提物5g(生药)/kg、15g(生药)/kg腹腔注射可预防异丙肾上腺素及氯化钡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给大鼠腹腔注射丹参水提物,对于结扎冠脉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给药组动物由于心肌缺血而提高的心电图S-T段大大低于对照组,左室心肌缺血面积显著缩小,动物的存活率也有所提高。在兔结扎左冠状动脉后48小时内,反复静注丹参注射液,缺血心肌间盘的损伤明显减轻,术后死亡率也较低。应用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家兔及狗的实验性心肌梗死模型,以丹参素10mg/kg,丹参酮ⅡA磺酸钠2mg/kg静注,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及程度。麻醉犬在结扎左前降支冠脉后,静注丹参酮II A磺酸钠,总剂量8mg/kg,分4次应用,显示心外膜心电图抬高的ST段恢复较快,治疗组在24小时后的心肌梗死范围较对照组显著缩小,但对心率、股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指数的作用不明显,说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梗死后即期的ST段抬高,左心室功能的损伤及24小时后的心肌梗死范围均有良好的影响。在同样的病理模型犬的冠状动脉内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同样发现其有缩小犬的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但对心外膜心电图的改变无明显的保护作用。以结扎猫冠状动脉的心肌梗死模型也证实丹参酮IIA磺酸钠有缩小梗死区作用,但原儿茶醛无效。丹参注射液2g/kg静注,可使结扎免冠状动脉左室支造成的缺血心肌内ATP、ADP、AMP、AN(总腺苦酸量)以及ATP/ADP值与单纯缺血组明显提高。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兔心肌梗死,使循环嗜中性白细胞呈被激活状态,丹参酮灌胃能明显抑制嗜中性白细胞溶酶体释放,吞噬及粘附,且呈量一效关系;减少血清及心肌丙二醛(MDA),升高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抑制白细胞向缺血心肌的浸润及心肌中PGE2合成;显著减少心肌坏死并与嗜中性白细胞功能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丹参酮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嗜中性白细胞的溶酶体酶释放、吞噬及粘附。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观察丹参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局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形成时,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著增高;丹参能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长时间(60分钟)缺血后再灌注可见无复流现象存在于缺血区。丹参通过增加再灌注缺血区的局部血流量恢复防止了无复流的出现。预先静注丹参注射液,使缺血区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较缺血区降低47.9%,并使冠脉左室支结扎后2至5分钟的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降低44.8%~47.0%。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研究丹参素时发现,丹参素具有清除O2?和?OH的作用,并对大鼠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线粒体有良好的保护效应。预先给丹参素4×10-6g/ml再进行缺血和再灌注、心肌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 Px)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缺血和再灌注时,超微结构损伤亦较轻,提示丹参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丹参注射液对H2O2-Fe2+体系中的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5%,对黄嘌呤一黄嘌呤氧化体系中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100%。丹参酮ⅡA磺酸钠亦有抗自由基作用,其药物抑制发光强度50%的浓度(LC50)为1.90μg/ml。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是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另一重要的发生机制。由于生物膜的损伤,高能磷酸化合物匮乏,导致胞膜和肌浆网上的钙泵(钙依赖的ATP酶)不能正常运转以及钙通道异常等引起缺血和再灌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大幅度上升并造成心肌线粒体和肌原纤维的破坏。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造成钙反常实验中,丹参酮IIA磺酸钠组心肌组织蛋白释放量和钙摄取量显著低于钙反常组,且降低程度与丹参酮IIA磺酸钠浓度成正比,并优于维拉帕米(异搏定)。用2%焦锑酸钾分子探针技术发现,丹参制剂能明显减少钙盐颗粒的体积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丹参能防止细胞外Ca2+进入细胞内,对抗高浓度Ca2+对心肌的损害,从而保护心肌,减轻异常电活动。根据实验结果提示丹参对心肌可能有钙通道阻滞作用。(5)对脑循环及脑缺血的影响 用动物模型观察丹参对家兔软脑膜微循环作用,结果表明丹参可使血流速度增快,流态改善,红细胞有不同程度解聚。丹参对缺血后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缺血后脑组织及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减轻,丹参水溶性成分迷达香酸有温和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丹参对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损伤有防治作用,在恢复脑血流、抗脂质过氧化物方面优于钙措抗剂尼莫地平。丹参注射液,在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预防及治疗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治疗组还是预防组,梗死面积均明显缩小,个别仅有轻度缺血改变(核轻度固缩,尼氏体多消失,胞体缩小等),未发展成为梗死灶,显示出丹参对急性脑缺血有肯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丹参可明显减轻阻断大脑中动脉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水肿,对缺血修复带来良好效果。(6)对心肌、脑组织能量代谢的作用 以生物发光法测定结果,丹参注射液225~450mg(生药)/只腹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脑中ATP含量明显增加,有利于能量代谢和氧效应的调节。(7)对心和脑Na十、K+-ATP酶的抑制作用 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体外能可逆性抑制大鼠心、脑微粒体Na+、K十-ATP m,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对心微粒体Na十、K十-ATP酶的抑制作用较强。降低Na十或ATP浓度则增强或减弱其抑酶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丹参酮]IA磺酸钠对脑微粒体Na+、K+-ATP酶的作用与Na十的竞争性拮抗剂和ATP的反竞争性拮抗剂相似。有K十及Mg2+存在时则表现为非竞争性或混合型抑制,但对心肌微粒体Na十、K+-ATP酶的作用则略有差别,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得知,Na+、K十-ATP酶在调节心脏收缩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对微循环的影响 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外周微循环障碍的家兔,丹参注射液3g(生药)/kg静注,可使眼球结膜微循环血流速度显著加快,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600A以上动物的血液流态改善,如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分聚现象,血液流动有粒状或断线状变为正常。静注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素均能增加微循环障碍家兔眼球结膜和肠系膜微循环交点数,有利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及侧支循环建立。在相同的家兔微循环障碍模型及局部滴注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小鼠肠系慎微循环障碍模型实验中,给丹参素后可明显增加家兔球结膜毛细血管数,降低兔血浆乳酸含量,并见到丹参素能扩张小鼠处于收缩状态的肠系膜微动脉,加速血液流速,从而清除肠系膜血液的淤滞。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流速测定仪测定的结果亦证明了丹参注射液静注有短期增加犬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的作用。同上法进一步测定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和免急性微循环障碍时微血管血流速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全血和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2,3-DPG)的变化,并对急性缺氧大鼠的2,3-DPG和动脉血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参不仅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和动物的血液流速,而且可以增加全血和红细胞2,3-DPG含量,明显改善缺氧动物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而血压、心率和血管管径无显著变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丹参酮II A磺酸钠在部分体外循环中对犬红细胞形态的影响,可见到多数红细胞仍保持正常状态,少数表面圆滑性变差,证明在体外循环中,丹参酮ΠA磺酸钠可保持红细胞正常形态。丹参对去甲肾上腺素造成的微循环障碍,不论在口径、流速、流量及流态、毛细血管数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尤以微动脉为甚,其中对微动脉口径扩大作用较对流速的增快明显。
    2.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丹参煎剂灌胃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免,可降低血和肝中的甘油三酷。丹参及白花丹参能抑制家兔实验性冠状动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用细胞模型实验方法,发现丹参素具有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及抗脂蛋白电泳迁移率明显减慢、氧化脂蛋白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减少以及氧化脂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减弱,提示丹参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应用传代培养的牛和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及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模型,发现牛和人主动脉或脐静脉内皮细胞接触合纤维蛋白的琼脂薄膜后,部分细胞出现收缩移动和细胞间隙增宽,随后大多细胞脱落,少数聚集成团;而加入丹参针液的防治组,大部分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加入丹参防治组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酸性磷酸酶(ACP)含量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提示能减轻纤维蛋白凝块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丹参素有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内源性合成及抗氧化酶修饰低密度脂蛋自(LDL)的作用。丹参素还具有抑制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修饰H)L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LDL中MDA明显减少,其抗氧化能力与丹参素的量成正相关。丹参能升高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肝及人成纤维细胞LDL受体mRNA水平,但降血清总胆固醇及LDL胆固醇作用不明显,提示LDL受体可能存在翻译或翻译后水平的调节。用新生乳牛的胸主动脉,经体外培养获得的传代动脉内皮细胞(EC)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低度脂蛋白细胞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⒍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μmol/L、100μmol/L丹参酮IIA均能提高6-keto-PGF1α的水平,抑制MDA产生,高浓度丹参酮ⅡA还可降低TXB2的含量,表明丹参酮ⅡA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LDL的氧化,从而保护动脉内皮细胞,维持其分泌PGI2正常功能。丹参可刺激动脉内皮细胞(EC)分泌PGI2,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抗凝血、促纤溶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具有抗内、外凝血系统的功能,可使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激酶时间(KPTT)延长,并促进纤维蛋白降解。丹参中3种化学提取物均有抗凝作用,其中丹参酮最强,原儿茶醛次之,第三为丹参素。关于丹参抗凝作用环节的研究,现认为是其作用于凝血过程的第三阶段,即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一纤溶酶系统使纤维蛋白溶解留并被裂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丹参注射液能促进牛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PA),提高PGI2的产生量,降低其抑制物(PAI)的活性,丹参还能增加牛肉皮细胞膜表面血栓调理蛋自的活性。(2)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丹参注射液可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粘附降低;对体外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和抑制凝血功能。大鼠和小鼠静注丹参酮IIA磺酸钠12.5~38mg/kg后60分钟,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血栓干重和湿重减轻,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丹参酮]IA磺酸钠对犬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肌动蛋白激活Mg2十-ATP酶活力而表现抑制血小板的各种功能。乙酰丹酚酸A是丹参有效成分衍生物。体外实验表明,乙酰丹酚酸A对ADP、胶原、花生四烯酸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和免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半体内实验中,本品对多种诱导剂所致囟血小板聚集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达2小时以上。此外,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乙酰丹酚酸A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5-羟色胺释放也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乙酰丹酚酸A可能是一种作用广泛的血小板功能抑制剂。由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人工血小板聚集和5-HT释放可为丹参注射液所抑制,且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丹参注射液中的活性物质可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酪酶的活力,增加血小板中环核苷酸,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5-HT的释放。迷达香酸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之一,给大鼠静注,它能抑制静脉血栓形成,阻抑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当剂量为50mg/kg及100mg/kg时,血栓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1.9%和54.8‰,当剂量为100mg/地及150mg/kg时,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30.4‰和46.4%,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明显变化,结果说明,迷达香酸具有温和的抗血栓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关。应用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以血小板第一、二相聚集率为指标,发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呈亢进状态)使用丹参注射液均能使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第一、二相聚集率降低至正常水平,证实丹参有降低血小板聚集作用。动物实验证明丹参对TXB2的抑制率为96。64%。TXB2受到抑制,TXA2合成减少,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作用。丹参素有抑制血小板合成与释放TxA2等前列腺素类缩血管物质的能力。(3)对红细胞膜的作用 丹参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和急性缺氧大鼠全血和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含量,而2,3-DPG与维持红细胞的双凹稳定性、形态可塑性、耐久性和坚韧性有关。电镜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保护体外循环中犬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将免红细胞放入含有0.1mg/ml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0.45%氯化钠溶液中,溶血量几乎只有对照组的一半,丹参酮ⅡA磺酸钠还有保护蛋白变性的作用,并提高红细胞膜的机械强度,从而发挥保护红细胞作用。丹参酮IIA磺酸钠不仅对低渗性红细胞膜溶血有保护作用,而且对热(50℃)、低pH值皂素性引起溶血和免疫性淋巴细胞参与的羊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减少红细胞在低渗条件下的溶血,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药物的保护作用是由于红细胞肿胀程度减轻,而不是肿胀后不破裂,可能是由细胞膜承受切向张力增加所致。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稳定红细胞膜抗溶血作用和抑制钙调蛋白(CaM)功能有相关性。其对大鼠红细胞溶血的抑制率为100%,对CaM的抑制率为71,8%。(4)对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特性的影响 用流室系统定量研究结果发现,在体外,丹参注射液通过同时作用于健康人红细胞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从而使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数目减少,强度减弱,这可能是丹参能改善血液循环状况的机制之一;同时发现在体外预防用丹参较治疗用时效果更佳。
    4.对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丹参酮IIA磺酸钠腹腔注射200mg/kg,可显著延长小鼠在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氧耗速度较对照组稍减慢,小鼠死亡时存余氧含量较对照组为低、小鼠缺氧达到氧含量为6%时,心脏和脑组织中乳酸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给丹参酮ⅡA磺酸钠后0.5小时再进行缺氧试验,组织中乳酸含量不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丹参酮IIA磺酸钠与提高小鼠缺氧的耐受力,改善缺氧后引起的心肌代谢紊乱有关。丹参素300mg/kg和450mg/kg腹睦注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的生存时间,丹参酮IIA磺酸钠450mg/kg腹腔注射,也有延长作用,但较丹参素为短。丹参酮IIA磺酸钠可使离休兔左心室乳头肌在缺氧条件下,电刺激收缩幅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明显延长,表明其可减少心肌对氧的需求。丹参能防止或减轻缺氧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按照Trump氏分类法,缺氧31~36分钟时,丹组心肌线粒体变化为1~2期,对照组为4~6期。缺氧心脏标本外观对比,丹参组呈鲜红色,对照组略呈紫色,示丹参组冠状动脉血氧较高。采用3H-TdR、3H-脯氨酸、DNA定量检测及MTT比色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猪肺动脉缺氧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能引起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线粒体酶活性升高,核内DNA含量增加及3H-TdR、3H-脯氨酸掺入量增多。丹参注射液能阻抑猪肺动脉缺氧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引起的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和降低HECCM组和常氧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NECCM)组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3H-脯氨酸掺入量。但不影响NECCM组PASMC核的DNA含量及3H-TdR掺入量,提示缺氧可能会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合成、分泌某些能促进PASMC增生及胶原蛋白合成的细胞因子,丹参有抑制此过程的效应。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00%丹参煎剂0.5ml/只灌胃,连续7日,能使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提高,即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空斑试验结果表明,脾脏抗体生成数(PFC)/106脾细胞值明显提高,说明丹参在提高体液免疫功能方面有促进作用。小鼠每日肌注丹参煎剂0.2ml/只,连续5日,能明显增加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体外绵羊红细胞溶解试验发现,丹参对此溶血模型有抑制作用,且呈量一效关系。通过动物实验和氚化胸腺嘧啶核苦(3H-TdR)掺入法测试结果表明,丹参可提高大鼠血中淋巴细胞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丹参合并环磷酰胺治疗小鼠S180实体瘤,取末梢血以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数,结果显示两药合用有保护细胞免疫功能。丹参注射液能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能使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下降并抑制正常小鼠足垫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丹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合用具有协同抑制效应,但对小鼠的血清溶菌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体形成细胞无明显影响。丹参液射液12g/kg肌注可使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期明显延长,在家兔心脏移植模型中,将丹参注射液与泼尼松合用,其抗排斥效果较两者单独使用时有明显的增强。丹参注射液能延长小鼠同种异体移植心肌组织的存活期,丹参组的移植心脏的心电存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可减轻移植物的毛细血管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免疫细胞浸润,丹参还可能直接对抗体液和细胞免疫的排斥反应。
    6.抗炎及抗过敏作用 肌注丹参注射液5g(生药)/只,对角叉兼胶所致大鼠足跖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肿胀率达51%;丹参注射液对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及吞噬酵母多糖时溶酶体酶的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丹参酮灌胃对组胺引起的大鼠血管通透性增高,对蛋清、角叉兼胶和右旋糖酐所致大鼠急性关节肿以及对大鼠渗出性甲醛腹膜炎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明胶所致小鼠的白细胞游走和亚急性甲醛性关节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效。丹参酮能使大鼠血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和PGE水平降低,这可能是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应用琼脂糖玻片法证明丹参酮在50μg/ml浓度时,可使白细胞趋化性明显抑制,抑制率达37.7%,至100μg/ml时,白细胞趋化性和随机运动均消失。体内法观察到丹参酮可明显抑制白细胞向炎区游走,并证明白细胞游走的减少系丹参酮抑制其趋化性的结果。因此,丹参酮抗炎效应是通过显著抑制自细胞化学运动,阻止白细胞向炎症区的过度游走和集聚,防止溶酶体酶、氧化代谢产物等过多释放,减轻组织损伤,以控制炎症发展。丹参对豚鼠喘息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和肥大细胞脱颗粒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7.对肝脏的作用 (1)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后再每日灌服丹参煎剂5g(生药)/kg(家兔)或皮下注射丹参水煎醇沉液1g(生药)/只(大鼠),连用6日,AL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炎症反应如细胞浊肿、脂肪变性和坏死对照组减轻,表明丹参对急性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丹参防治急慢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用CCl4引起小鼠、大鼠肝细胞损伤,测定肝脏血流量显著减少,在注射CCl4同时肌注丹参注射液6~15g/Kg,肝脏血流量钙复到正常水平,经组织学检验和电镜观察,亦显示对肝脏有保护作用。丹参对肝脏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纠正作用,其促使肝窦血流的恢复时间接近酚妥拉明阳性对照组,还可见滴入丹参后,肝窦广泛开放,部分原先休止的肝窦也可开通,肝脏微循环障碍得以纠正。取肝组织制各超薄切片供电子显微镜观察并与生理盐水组进行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比较,结果显示兔静注丹参3g/kg能有效地推迟和减轻缺血后再灌流引起的不可逆性肝损伤。(2)对肝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部分肝切除后DNA合成及细胞分裂增殖有促进作用。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研究了丹参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甲基-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对肝细胞内DNA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DNA的合成情况可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由此证明丹参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能力。实验性肝再生试验还发现,大鼠使用丹参后肝再生度、核分裂相指数、甲脂蛋白(AFP)检出率均增高。同时,随着丹参使用后肝脏血液循环的改善,带来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这在促进肝再生中可能有一定作用。静注丹参3.75g/kg,可减轻D-半乳糖胺所致的大鼠肝损伤,通过光镜及电镜的病理变化及其血浆纤维联结蛋白水平的消长,显示出丹参可以刺激大鼠血浆纤维联结蛋白水平的升高,从而提高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调理素活性,防止肝脏的免疫损伤,达到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抱再生的作用。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抑制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诱导细胞色素P450的合成;并能增加损伤肝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利于促进肝细胞再生与修复;能促进铜蓝蛋白的合成,间接有利于肝细胞再生与修复。此外,尚可促进损伤肝细胞尿素合成,这对降低血氨和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将起一定作用。丹参口服液按40g/(kg?d)灌胃,连用12日,具有明显抑制CCl4和醋氨酚肝毒剂量所致的ALT升高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生成,提示本品具有抗实验性肝损伤作用,此外,尚可提高肝糖原,降低肝脂肪含量,促进RNA、DNA的生成,说明丹参口服液对肝细胞代谢及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再生均产生有益作用。(3)抗肝纤维化作用 丹参能使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发生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并能抑制细胞的核分裂和增殖。四氯化碳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形成早期开始给予丹参治疗,共6周,胶原蛋白、血清球蛋自和血清白蛋白无明显增加,肝脏纤维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却无1只发生肝硬变。结果表明,丹参可以抑制纤维增生,防止实验性肝硬变的发生。在慢性肝损伤的中期给予丹参治疗,直至第9周末,大鼠仍未发现有肝硬变的形成,而对照组全部形成结节性肝硬变,说明丹参除有抑制纤维增生外,可能还能使已形成的纤维消散和吸收。在复合病因作用下,实验性大鼠肝硬化形成后,停止病因刺激,经丹参注射液治疗3周后处死动物,于光镜和电镜观察下,对照组动物呈明显肝硬化或重度纤维增生。而给药组动物肝内无纤维增生或仅有轻度纤维增生。肝内胶原蛋白含量,给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可促进已形成的胶原纤维化降解及纤维重吸收。应用人血浆蛋白(HSA)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并观察丹参注射对血浆氨基酸、前白蛋白和自蛋白代谢的作用,结果显示丹参治疗组酪氨酸、苯丙氨酸减少,BCAA/AAA比值和前白蛋白、白蛋白高于纤维化对照动物和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提示丹参可促进免疫纤维化大鼠前白蛋白和自蛋白的合成,并纠正其氨基酸代谢紊乱,改善肝功能。用放免法检测结果显示,丹参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组及丹参组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和免疫复合物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秋水仙碱组。对照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肝纤维化程度均显著高于联合组、丹参组和秋水仙碱组。联合组肝胶原和网状纤维增生程度较另3组降低,提示丹参注射液与IL-2联合治疗,可减轻HSA导致的免疫损伤,防治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秋水仙碱和单独应用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对HSA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血清及组织中ALT、AST、碱性磷酸酶(ALP)、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均较肝纤维化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丹参注射液对免疫性肝纤维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4)对肝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利用稳态荧光偏振技术,观察丹参培养人胎肝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CC14损伤肝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同时ALT释放及丙二醛(MDA)生成明显增多,预加丹参可明显减轻上述损伤变化,并使肝细胞膜流动性恢复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提示丹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护肝细胞膜流动性。丹参保护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如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纳胞再生、抑制纤维化、免疫调节及抗自由基等。
    8.抗胃溃疡作用 丹参水溶液15g/Kg灌胃对利血平诱导大鼠胃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溃疡抑制率达75%;对乙酸性慢性胃溃疡也有促进愈合作用,且水溶组与水煎组抗溃疡效果相拟,提示丹参抗溃疡作用的有效成分是其水溶性酚类,而其脂溶性部分的总丹参酮不仅无抗溃疡效果,相反有促进溃疡发生的作用。
    9.对胆汁分泌的影响 实验证明,CCl4能使小鼠胆汁分泌明显减少,乃系肝脏功能受损所致;丹参注射液灌胃,对正常小鼠未见直接的利胆作用,但对CCl4损伤的小鼠却能使其胆汁分泌恢复正常。
    10.对肿瘤的影响 100%丹参煎剂灌胃,可延长艾氏(Ehrlich)腹水癌小鼠的存活时间。用琼脂平板法证实丹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抗肿瘤效应。用125IudR掺入法证明,丹参对小鼠肉瘤180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抑制其DNA合成。应用艾氏腹水癌、肝癌、肉瘤180和白血病L615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对环磷酰胺、喜树碱的抗癌活性有增效作用。紫丹参甲素120mg/kg或15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Lewis肺癌、黑色素瘤B16和肉瘤18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5.8%~67.8%,并可使白血病P388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在动物实验中亦发现丹参会促进癌转移,单用丹参注射液腹腔注射对Lewis肺癌小鼠自发肺转移及对大鼠WalRer258癌细胞血行播散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亦有实验证明,丹参酮IIA磺酸钠对接种于小鼠肌肉的Lewis癌的生长及其肺转移没有促进作用。
    1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静作用 丹参0.5g/kg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自主活动减少,4g/kg时更为明显,该作用与剂量大小成正比。与氯丙嗪和眠尔通合并应用,使其作用增强。丹参虽然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不能引起动物睡眠,若与戊巴比妥钠合用时,却能增强睡眠的百分率。睡眠百分率的增加亦与丹参的用量成正比。丹参抗惊厥作用不明显,但对抗苯丙胺的精神运动兴奋作用却较显著。静注复方丹参(含丹参降香)可使兔大脑皮质自发电活动减少,重复刺激引起后发放和阈值提高,感觉刺激的诱发电位增大,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2)对脑电图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对正常健康人脑电图影响的观察,发现静滴丹参注射液后的脑电图变化为α-节律减少。波幅降低,由少渐多地出现4-7c/sP波活动,符合脑电图思睡、浅睡、中睡各期变化,未达到深睡程度。同阿米妥钠比较,作用温和缓慢,类似生理睡眠。(3)镇痛作用 丹参注射液8g/kg、12g/kg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小鼠扭体、嘶叫和热板反应,作用高峰在给药后1小时,可维持3小时左右,给小鼠脑室内注射15mg(生药)/只,可明显提高其痛阈,提示丹参注射液有镇痛作用。用细胞外微电极方法和脑立体定位技术,观察到丹参能抑制丘脑后核内脏痛放电,但直接作用于神经干不能阻断其兴奋传导,表明其镇痛作用是中枢性的。此外,丹参具有抑制体外试验中备组织的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PDE)的活力,尤以脑和肺的抑制最为敏感,推测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DE的活力,增加环腺苦酸(cAMP)水平而实现的。
    1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将犬制成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然后用丹参注射5g/kg加5%葡萄糖盐水静滴。发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支气管肺泡灌注洗液乳酸脱氢酶、白蛋白、过氧化脂质明显高于丹参组,透射电镜下见肺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连接中断和血管壁缺损,而丹参组血管内皮细胞和肺Ⅱ型上皮细胞正常,提示本品具有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Ⅱ型上皮细胞的作用。可能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因此,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应用丹参,可以防止肺损伤以致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深部x线照射小鼠有胸的方法,制作放射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照射前20日开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2ml/只(合生药0.16g),隔日1次,共10次,结果发现,x线照射后,用药组的小鼠损伤轻,损伤修复快,说明丹参注射液对放射性肺损伤有预防作用。利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损伤模型,观察了丹参对博莱霉素致肺损伤的病理改变,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肺湿重/体重的变化。结果发现,于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前3日开始腹腔注射丹参12.5g(生药)/kg,每日1次,实验结果,丹参可明显减轻肺泡炎的严重程度,降低肺湿重/体重,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表明丹参可阻抑博来霉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2)对油酸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在注射油酸前15分钟,于腹腔注入丹参注射液1.5g/kg,结果显示,丹参可以减轻油酸所致大鼠某些肺部病变和肺系数下降,与地塞米松的预防效果相似,认为早期预防性应用,可以减轻或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3)对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 在家免吸入低氧混合气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基础上,观察了静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含丹参、降香)2.0g/kg对其肺循环、体循环、心电图ST段及动脉血气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对抗低氧所致的动脉压升高,降低肺血管阻力,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皆明显高于静注葡萄糖的对照组;同时可改善缺氧动物动脉血氧分压和降低严重缺氧所致的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缺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症和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4)对低氧性腺泡内肺动脉构型重组的阻抑效应实验用光镜、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方法,动态地观察丹参对低氧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型重组过程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注射液不仅能扩张IAPA管径,减轻低氧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还能阻抑IAPA肌化增强现象,提示丹参在阻抑低氧性IAPA构型重组和肺动脉压升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5)对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给小鼠肌注丹参注射液1个月,发现丹参可明显抑制平阳霉素所致的肺纤维化,使肺重、肺系数明显减少,肺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肺纤维化病变明显受到抑制,肺组织中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6)对实验性矽肺的预防作用 染尘后用丹参治疗的大鼠肺冲洗液中酸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脂质含量均显著低于矽肺对照组,丹参治疗后矽肺大鼠的肺干重及肺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矽肺对照组,总之,表明丹参具有明显的抑制矽肺病变的作用,抑制率为100%。
    13.改善肾功能 丹参注射液lg/kg静注,可有效地保护狗原位肾热缺血时对肾小管上皮所造成的损害。静注丹参2.0g/kg和0.5g/kg共7日,对免肾热缺血后血肌酐浓度、肌酐清除率和自由水清除率有效地调整,证实丹参对于兔缺血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丹参注射液2g/kg静注,可增加兔肾动脉血流量。丹参浸膏100mg/kg及丹参提取物腹腔内给药,对腺嘌岭诱发的肾功能不全大鼠,均能降低血尿素氮、肌酐,使肾小球滤过率(GFR)、肾血浆流量(RPF)、肾血流量(RBF)显著增加,肾脏功能明显改善,能显著增加尿中尿素、肌酊、钠和无机磷的排出。腹注丹参注射液2.5g/kg、5g/kg每日给药2次,共计4次,对胃饲草鱼胆汁大鼠早期肾脏损害有防治作用,能降低血肌酐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甙酶(NAG酶),减少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及囊腔内有红细胞的肾小球数目。其机制可能与稳定溶酶体膜,阻止细胞钙离子内流,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巨噬吞噬细胞功能等有关。
    14.抗氧化作用 实验用无细胞的自由基(O2?)产生系统及佛波醇肉豆蔻酸乙酸酯(PMA)刺激的多形核白细胞为模型,用化学发光方法及自旋捕捉技术研究了丹参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不论对黄嘌岭氧化酶-黄嘌岭系统产生的O2?及PMA刺激白细胞所产生的O2?的清除作用优于超氧化物歧化酶。采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TBA比色法测定结果,丹参注射液10g/kg能明显提高老龄小鼠红细胞、心、肝、肾中SOD活性,在同一老龄小鼠中也相应的显著降低血清、心、肝、肾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犬肢体缺血4小时有明显再灌注损伤,静注丹参有抑制自由基反应,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丹参通过ATP分解,增加ATP合成,从而减少离子泵障碍,加之Ca2+拮抗剂作用阻止Ca2十入细胞内,阻止黄嘌岭脱氢酶向黄嘌呤氧化酶Υ转变,从而减少自由基产生,同时也减少胞浆Ca2十超负荷,另外丹参可能还有与维生E类相似的自由基清除剂作用,从而减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黄嘌岭一黄嘌呤氧化酶一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用化学发光测量仪测定发光强度,以检测药物的抗自由基效果,结果发现丹参酮IIA磺酸钠LD50(药物抑制发光强度50魄的浓度)为1.90pg/ml。
    15.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总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总丹参酮有10个单体成分,分别进行抑菌试验,只有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A、羟基丹参酮、丹参酮Ⅱ-B和丹参酸甲酷有抑菌作用。总丹参酮及其单体对人型结核菌H37Rv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以丹参新醌甲的效果最强。总丹参酮对真菌铁锈色毛发癣菌和红色毛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16.促进骨折愈合 用45Ca液闪测定,观察正常小鼠股骨及胫骨45Ca沉积的情况及丹参对小鼠右股骨中段骨圻后45Ca沉积的影响,发现正常小鼠,左右骨相应部位钙沉积相似;右股骨中段骨折后,灌服丹参组小鼠的中段股骨钙沉积不断升高,而股骨上、下两段反而下降,说明丹参可以从邻近骨组织中调动更多的钙,以更好地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从而使骨折愈合加速。给实验性骨折家兔肌注丹参注射液,制石蜡标本,染色后作可见光和偏振光观察,发现在炎症反应阶段丹参使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提前出现;在清扫阶段,丹参纽血肿内含铁血黄素较对照组提前出现;在细胞活动及纤维骨性骨痂、原始骨性骨痂、继发骨性骨痂的出现时间方面,丹参组均比对照组提前,提示经丹参作用后,骨折的愈合各阶段均比对照组提前,从而促进了骨折的愈合。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观察,在大氏胫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发现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与其提高血清锌含量、加强骨折断端邻近骨组织中锌的动员,以及通过提高骨痂中锌含量、锌/铜比值来加速骨痂组织生长和钙化过程有关。实盏用鸡胚额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结合组织化学技术观客,发现0.2%丹参Eagle培养液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促进其成熟,分泌胶原物质和碱性磷酸酶(ALP),并使钙盐在胶原基质上沉积,形成骨小结节以及骨组织形成,由于成骨细胞是骨折修复中逞拴常重要作用的细胞,因而应用丹参治疗可以通过七1找骨细胞数量而对骨折修复产生有利的影响。
    l7.对皮肤伤口愈合的作用 在免前肢的中、下1/3部位作一长1.5cm的纵行切口,术后不同时间在切口处取皮肤作组织学检查,以观察丹参对皮肤愈合成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丹参通过ATP分解,增加ATP合成,从而减少离子泵障碍,加之Ca2+拮抗剂作用阻止Ca2十入细胞内,阻止黄嘌岭脱氢酶向黄嘌呤氧化酶Υ转变,从而减少自由基产生,同时也减少胞浆Ca2十超负荷,另外丹参可能还有与维生E类相似的自由基清除剂作用,从而减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黄嘌岭一黄嘌呤氧化酶一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用化学发光测量仪测定发光强度,以检测药物的抗自由基效果,结果发现丹参酮IIA磺酸钠LD50(药物抑制发光强度50魄的浓度)为1.90pg/ml。
    18.性激素样作用 用子宫重量法及阴道涂片法实验,2%总丹参酮淀粉悬液每只0.2ml给小鼠灌胃,每日1~2次,连用3日,证明丹参酮有较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2%丹参酮淀粉悬液每只1ml灌胃,每日2次,连续给药5日,结果证明丹参酮对去睾丸大鼠再给予丙酸睾丸酮呈明显的对抗作用,因此,丹参酮除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外还具有抗雄性激素样活性。
    19.体内过程 小鼠灌服隐丹参酮后,其在胃肠道的半衰期为3.5小时。隐丹参酮注入离体肠管,在生理盐水中保温,测出回收率为98%,证明隐丹参酮可以从胃肠道中吸收。体内的分布以肝和肺为最多,脑和心次之;脾、血浆及肾依次递减。若静脉内给药,隐丹参酮的分布在脑、肺和心较高;依次为肝、血浆、肾及脾。该药在脑组织的含量较高,可能由于隐丹参酮的脂溶性大,较易透过血脑屏障。大鼠灌服隐丹参酮后,以原形药自尿中排出很少,24小时仅排出给药量的0.21%;48小时内共排出0.34%。收集的尿,经大孔树脂柱层析,先后用水和20%、50%、70%和95%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后作抑菌试验,其中50%、70%和95%乙醇部有抑菌作用。收集20小时内胆汁,测出原形药为给药量的0.8%。从胆汁中亦可分到与尿中'相同的7个代谢物:7号为丹参酮IIA;6号为原形药隐丹参酮,5号和4号均含有醌键和醚链,与丹参酮IIA相似,可能为丹参酮IIA不同部位的羟基化产物,极性增大;3号与隐丹参酮结构相近,但极性较大;2号和1号极性更大,推测是丹参酮IIA与谷氨酸的缩合物,谷氨酸可能在丹参酮ⅡA的呋喃环甲基部位以酰氨基与后者结合。以上代谢物中2,3,5和6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但仍以原形为主。从大鼠十二指肠内注入隐丹参酮,也证明胆汁中的代谢产物有丹参酮]Ia,是经肝内脱氢转化而成。若隐丹参酮与大鼠肝匀浆在37℃保温2小时,然后分离提取,经鉴定有隐丹参酮外,尚有丹参酮IIA如二氢丹参酮Ⅰ与肝匀浆保温,也可检出丹参酮Ⅰ,但量较少。麻醉大鼠,由十二指肠内注入总丹参酮,收集胆汁,经氯仿提取,高效液相分离,其胆汁中丹参酮IIA量较给丹参酮ⅡA组高出5~10倍以上,提示总丹参酮中的隐丹参酮有部分转化为丹参酮Πα。给丹参酮A组的动物胆汁中,排出的丹参A较丹参酮II a及隐丹参酮略有增多。小鼠分别给予丹参酮A,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不同时间收集血、尿、胆汁及取肝组织,检测各样品抑制分枝杆菌607的抑菌物质,结果显示在给药后2小时,各组动物均无抑菌物质;给药4小时后,小鼠的肝和胆汁内有抑菌物质出现,以隐丹参酮组的抑菌作用最强;此抑菌物质在肝内停留时间较长,给药后30小时仍可由肝内检出。用[35S]标记丹参酮 IIA磺酸钠,给小鼠1次静注后1.6和24小时,组织中的放射性以肝、肺和肠为最高;肾、脾、心和胃次之;脑最低。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放射性亦逐渐趋于减少。在给药后6小时,胆囊及其内容物的放射性为注入量的12.7%。若每日静注1次35S丹参酮ⅡA磺酸钠,共3日,各组织中的放射性较单次注射稍有增加,但累积量不多。单次给药后24小时,自尿和粪中排出的放射性分别注入量的10.2%和32%;72小时内尿中排出16.5%,粪中排出75.7%。将收集的尿液用甲醇提取,经放射性薄层色谱及自显影证明,从尿中排出的代谢物,上个为原形药,另一个为基本骨架与原形药相似,增加了某些极性基团的代谢物。用3H标记的丹参酮 II A磺酸钠,给大鼠静注,注后2小时的血和组织中放射活性均达峰值,组织中的分布以肝为最高;脾、肾、肺、肠、心、胃、脊髓和脑依次递减。自胆汁排出的放射性亦以给药后2小时为最高,12小时内的排出量为注入量的一半。给药后2小时自尿中排出的放射性为10.2%,72小时为18.2%;粪中的排出量在给药后6小时为9.2%,72小时为75.2%,所以此药主要从粪中排泄。从胆汁、尿和粪中提取物经薄层色谱鉴定,除在大量原形药外,另有2个放射性浓集点,其R;值分别为0.25和0.37。[35S]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入大鼠后,组织中的分布和排泄与3H标记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相似,但尿中代谢物除原形药外只有1个代谢物带有磺酸基团,其R;值为0.25。此外,丹参水溶性成分3,4-二羟苯基乳酸(DH PLA)家免静注后的药代动力学为一室模型,其消除速率常数为0.0466±0.014/min,生物半衰期为16.5±5.77分钟。大鼠在给予丹参期间,同时给华法林,后者的吸收率(Ka)、分布容积(Vd)和消除半衰期(T1/2)均明显减少而峰值血浓度(Cmax)及达到峰值浓度所需时间(Tmax)却显著增加。20.毒性 丹参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48小时内,43g/kg组未见动物死亡,而64g/kg组10只动物死亡2只。丹参水提乙醇溶解部分,小鼠一次腹腔注射的LDso为80.5±3.1g(生药)/Kg。小鼠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的LDso为36.7±3.8g(生药)/kg;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2.4g/kg,连续14日,未见毒性反应,血象、肝肾功能和体重均无异常改变,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亦未见特殊变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参酮混悬液0.5ml,连续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连续10日,也未见毒性反应。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    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
应用与配伍    1. 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本品功能活血化瘀,善调妇女经水,为妇科要药。《妇人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可单味为末,酒调服;亦常配当归、川芎、益母革等同用,以加强疗效。现代临床还常以本品为主,治子宫外孕:若急性期腹腔内大量出血者,配赤芍、桃仁;若慢性期腹腔内血液已凝成包块者,更加三棱、莪术。
    2. 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等。本品为活血化瘀之要药,广泛用于各种瘀血证。治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常配檀香、砂仁等同用,如《医学金针》丹参饮。临床上治冠心病心绞痛,常配降香、川芎、红花等同用,亦可单用,如以本品提取物制成的丹参舒冠片。治漱瘕积聚,常配三棱、莪术以祛瘀消旗。治风湿痹痛,则配防风、秦艽等祛风湿药同用。
    3. 用于疮疡痈肿。本品性寒凉血,又能活血,有清瘀热以消痈肿之功。常配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4. 用于热病烦躁神昏及杂病心悸心眠等。本品能凉血安神,治热病邪入心营,配生地、黄连、竹叶:治杂病血不养心,心火偏旺之心悸失眠,则配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
    近代临床还以本品治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5.00 - 30.00 g
使用注意    妇女月经过多及无瘀血者禁服;孕妇慎服;反藜芦。
附方    1.治经水不调   丹参一斤。切薄片,于烈日中晒脆,为细末,用好酒泛为丸。每服三钱,清晨开水送下。(《集验拔萃良方》调经丸)
    2.治归人经脉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产前胎不安,产后恶血不下;兼治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   用丹参洗净,切,晒,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妇人良方》丹参散)
    3.治痛经   丹参15g,郁金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4.治经血涩少,产后瘀血腹痛,闭经腹痛   丹参、益母草、香附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5.治落胎身下有血   丹参十二两。以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千金要方》)
    6.治心腹诸痛属半虚半实者   丹参一两,檀香、砂仁各一钱半。水煎服。(《时方歌括》丹参饮)
    7.治急、慢性肝炎,两胁作痛   茵陈15g,郁金、丹参、板蓝根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8.治寒疝,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自汗出欲死   丹参半两。杵为散。每服,热酒调下一钱匕。(《肘后方》)
    9.治阴疼痛或肿胀   丹参一两,槟榔一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茴香子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丹参散)
    10.治腹中包块   丹参、三棱、莪术各9g,皂角刺3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11.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丹参、金银花、赤芍、土茯苓各30g,当归、川芎各15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12.治腰痛并冷痹   丹参、杜仲、牛膝、续断各三两,桂心、干姜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二夜一。(《千金要方》丹参丸)
    13.治妇人卒然风狂,妄言妄动,不避亲疏,不畏羞耻   丹参八两。醋拌炒,研极细末。每早晚各服三钱,淡盐汤调灌,三日即愈。(《本草汇言》引杨石林方)
    14.治惊痫发热   丹参、雷丸各半两,猪膏二两。同煎,七上七下,滤会滓,盛之。每以摩儿身上,日三次。(《千金要方》小儿摩膏)
    15.治神经衰弱   丹乡15g,五味子30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16 冶产后虚喘   人参三两,附子五钱(童便制),丹参五钱(盐水炒)。水五碗,煎二碗,徐徐进之,半日许喘即霍然而定。(《本草汇言》引仲淳方)
    17.治疮痈或乳痈初起   丹参四钱,金银花三钱,连翘四钱,知母八钱,穿山甲二钱(炒捣),瓜蒌五钱(切丝),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煎服。(《衷中参西录》消乳汤)
    18.治妇人乳肿痛   丹参、赤芍各二两,白芷一两。上三味,以苦酒渍一夜,猪脂六合,微火煎三上下,膏成敷之。(《刘涓子鬼遗方》丹参膏)
    19.治热油火灼,除痛生肌   丹参八两。细锉,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敷疮上。(《肘后方》)
    20.治小儿天火丹发遍身,赤如绛,痛痒甚   丹参、桑皮各二两,甘菊花、莽草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匙,水三碗,煎二碗,避风浴。(《幼幼新书》引张涣方丹参散)
    21.治风热皮肤生(疒培-土)(疒畾),苦痒成疥   丹参四两(锉),苦参四两(锉),蛇床子三合(生用)。上药以水一斗五升,煮至七升,去滓,乘热洗之。(《圣惠方》丹参汤)
    22.治风癣瘙痒   丹参三两,苦参五两,蛇床子二两,白矾二两(研细)。上药除白矾外,为散。用水三斗,煎取二斗,滤去滓,入白矾搅令匀。乘热于避风处洗浴,至水冷为度,拭干了,用藜芦末粉之,相次用之,以愈为度。(《圣惠方》丹参汤)
参考文献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名医别录》:无毒。主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药性论》:臣,平。能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百邪鬼魅,腹痛气作,声音鸣吼,能定精。
    《日华子本草》:养神安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
    《本草纲目》:丹参色赤味苦,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入手少阴、厥阴经。心与包络血分药也。《妇人明理论》: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故也。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本草经疏》:丹参,《本经》味苦,微寒。陶云:性热无毒。观其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则似非寒药。止烦满,益气,及《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及服利人,又决非热药。当是味苦平微温。入手足少阴、足厥阴经。心虚则邪气客之为烦满。结气久则成痼疾。肝虚则热甚风生。肝家气血凝滞,则为癥瘕,寒热积聚,肾虚而寒湿邪客之,则腰脊强,脚痹。入三经而除所苦,则上来诸证自除。苦能泄,温能散,故又主肠鸣幽幽如走水。久服利人,益气养血之验也。
    简误:妊娠无故,勿服。
    《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无毒。畏寒水石也,反藜芦。专调经脉匀,善理骨节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癥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散瘿赘恶疮,排脓生肉。辟精魅鬼崇,养正驱邪。更治肠鸣幽幽,滚下如走水状。
    《本草乘雅》:丹固指色,入少阴心主。主夏气病藏之邪,驱之使出,亦可指丹曰枢,使从阖之邪,从枢转出,少阴为枢故也。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状,此寒热积聚,症瘕假形,虽属病藏,实枢象耳。
    《药性解》:丹参,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经。养神定志,破结除癥,消痈散肿,排脓止痛,生肌长肉,治风邪留热、眼赤狂闷、骨节疼痛、四肢不遂,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理妇人经脉不调、血崩带下。
    按:丹参色赤属火,味苦而寒,故入手少阳经,以疗诸般血症。
    《景岳全书》:味微苦、微甘、微涩,性微凉,无毒。反藜芦。能养血活血,生新血,行宿血,故能安生胎,落死胎;血崩带下可止,经脉不匀可调。此心脾肝肾血分之药,所以亦能养阴定志,益气解烦,疗眼疼脚痹,通利关节,及恶疮疥癣,赤眼丹毒,排脓止痛,长肉生肌。
    《本草备要》:补心,生血,去瘀。气平而降,《本经》微寒。弘景曰:性应热。味苦色赤。入心与包络。破宿血,生新血,瘀去然后新生。安生胎,养血。堕死胎,去瘀。调经脉,风寒湿热,袭伤营血,则经水不调。先期属热,后期属寒,又有血虚、血痰、气滞、痰阴之不同。大抵妇人之病,首重调经,经调则百病散。除烦热,功兼四物,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为女科要药。治冷热劳,骨节痛,风痹不随,手足缓散,不随人用。经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肠鸣腹痛。崩带癥瘕,音征加。癥者,有块可征,瘕者,假也,移动聚散无常,皆血病。血虚血瘀之候,又治目赤疝痛,疮疥肿毒,排脓生肌。郑奠一曰:丹参养神定志,通利血脉,实有神验。畏咸水。忌醋。反藜芦。
    《本经逢原》:苦,平、微温,无毒。反藜芦。
    丹参气平而降,心与包络血分药也。《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止烦满益气者,瘀积去而烦满愈,正气复也。按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胎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之神品。然其性长于行血,妊娠无故勿服,大便不实者忌之。
    《本草崇原》:丹参、玄参,皆气味苦寒,而得少阴之气化,但玄参色黑,禀少阴寒水之精,而上通于天;丹参色赤,禀少阴君火之气,而下交于地,上下相交,则中土自和。故玄参下交于上,而治腹中寒热积聚,丹参上交于下,而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君火之气下交,则土温而水不泛溢,故治肠鸣幽幽如走水。破癥除瘕者,治寒热之积聚也。止烦满益气者,治心腹之邪气也,夫止烦而治心邪,止满而治腹邪,益正气所以治邪气也。
    《本草求真》:[批]破心包血瘀,安神志。
    丹参专入心包络,兼入肝。味苦色赤,性平而降。时珍曰:五参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曰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丹参入心曰赤参,其苦参则右肾命门药也,古人舍紫参而称苦参,未达此义。书载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定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癥瘕,目赤疝痛,疮疥肿痛等症。时珍曰:《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芎藭、芍药故也。[批]四物汤亦有产前产后不得妄用,愿医者勿拘死法可耳。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养神定志也。凡妊娠无故大便不实者,切忌。
    《得配本草》:畏盐水,反藜芦。
    苦,微寒。入手少阴、厥阴经血分。养血活血,生新血,去宿血。治风邪留热,除产后烦热,开心腹结气,调女人经脉。有孕能安,死胎可落。愈冷热痨,止骨节痛。
    配白芷、芍药、猪脂,敷乳痈;配楂炭、益母草,清血瘀,酒炒。
    丹参、茯神、犀角、川连、辰炒、赤石脂、淡竹叶、玄明粉,俱治心经之火,而用之各有所当。心血不足以养神,神不安而虚火动者,丹参补之;心怯弱而火气欲发者,辰砂降之;心血亏而心火横发者,赤石脂敛之;心受暑热而脉来混浊者,淡竹叶清之;热邪炽盛而心脉劲急者,川连平之;心火郁结而心脉沉急者,犀角发之;心火燔灼而病多狂躁者,玄明粉涤之。若不分轻重以治,非但治之无效,抑且阴受其殃。
    《本草经解》:丹参气微寒,秉初冬寒水之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也,气寒则清,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
    肠,小肠也,小肠为寒水之腑,水不下行,聚于肠中,则幽幽如水走声响矣,苦寒清泄,能泄小肠之水,所以主之。
    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或热之物,皆能聚积肠中也,其主之者,味苦能下泄也。
    积聚至有形可徵谓之症,假物成形谓之瘕,其能破除之者,味苦下泄之力也。
    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者,心火之去路也,小肠传化失职,则心火不能下行,郁于心而烦满矣,其主之者,苦寒清泄之功也。
    肺属金而主气,丹参清心泻火,火不刑金,所以益气也。《神农本草经读》:今人谓“一味丹参,功兼四物汤”,共认为补血行血之品,为女科之专药,而丹参之真功用掩矣。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亦走心,故能逐心腹之邪。肠鸣幽幽如走水,心与脾不和则鸣。寒热积聚,破癥除瘕,赤走血,凡血病凝结者无不治之。止烦满,心气不舒。益气。益心气。
    此以色为治也,赤走心,心主血,故丹参能走心,以治血分之病。又辛散而润泽,故能通利而涤邪也。
    《本经疏证》: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症瘕烦满不必尽由心腹邪气,而冠以心腹邪气者,见诸证若不由心腹邪气,则不得用丹参也。心腹邪气不仅为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症瘕烦满,而首揭心腹邪气者,见诸证外若更有他病,纵系乎心腹邪气,亦不得用丹参也。然则别录所载诸证,若心腹痼疾结气风邪留热,固与本经相应而相发明矣,惟养血及腰脊强脚痹,岂亦可系于心腹邪气耶?系乎心腹邪气者,尚除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症瘕烦满外不得用丹参,况不系心腹邪气,乌乎可用?殊不知养血主腰脊强脚痹,正所以发明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症瘕烦满系心腹邪气所为耳。何以言之?夫腹而冠以心,则非胸中腹中之谓,邪气而揭以心腹,则非表邪里邪之谓。心者主运量血脉,腹者主容受水谷,血脉者水谷精微之所由敷布,水谷者血脉运量之所以资藉,不正之气结于两处,所资既滞,运量遂不灵,而极滑利道远之所,先受其殃,强者强,痹者痹矣,故惟腰脊强脚痹而不发热不酸疼,方可以知病在血脉而系乎心,故有烦,惟心烦而不发热不酸疼,方有以知病在水谷之气滞而系乎腹,故有满,既烦且满,则气之环周不休者,将尽为之痹而寻其治,遂不得不求之于能养血者矣。丹参之养血在取其色,丹参之色外丹而内紫,紫者赤黑相兼,水火并形之色也,水火并形而和,原系太和之象,惟其内虽紫而外则丹,丹不能入,紫不能出,则紫为寒热积聚,丹为致生气于寒热积聚之象,惟能致生气于寒热积聚中,故逢春半而苗茎勃发,数根而共一苗,一苗而发多枝,一枝而标五叶,叶必相对,且皱而有文有毛,是其内引肝脾所统所藏之血,一归心之运量数布于两两相对之经脉,且外及乎皮毛,尤可贵者,三月开花,九月乃已,他物之发扬底蕴无有过于此者,惟其如是,方有合乎血既盛而华遂不易衰,则其能使在内之血,方与热为水谷之气所搏激而为声凝而成块者,无不血复为流动之血,热化为温煦之气,而敷布周浃,岂复有肠鸣幽幽如走水之寒热积聚与症瘕烦满之患哉!曰益气者,正诩其流动温煦之功,否则味苦气寒,安能益气。
    《本草新编》:丹参,味苦,气微寒,无毒。入心、脾二经。专调经脉,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癥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辟精魅鬼祟,养正祛邪,治肠鸣亦效。仅可佐使,非君臣之药,用之补则补、用之攻乃攻,药笼中所不可缺也。其功效全在胎产之前后,大约产前可多加,产后宜少用,自然成功多,而取败少也。
    或问丹参世所共用,吾子又亟称之,吾恐损胃伤脾不少也。是言何变余之深也。虽然余誉丹参,一乃曰仅可佐使,再乃曰产后多用取败,非戒之辞乎。可用而用,非教人不可用而又用也。
    《本草分经》:味苦气降,入心与名络。去瘀生新,调经补血,治血虚血瘀之症。
药论    1.论丹参之药性  ①陶弘景:“丹参,时人服多眼赤,故应性热,今云微寒,恐为谬矣。”(《本草经集注》)②缪希雍:“丹参,《本经》味苦,微寒。陶云:性热,无毒。观其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则似非寒药;止烦满,益气,及《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又决非热药,当是味苦平,微温。”(《本草经疏》)③姚球:“丹参气微寒,禀天初冬寒水之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气也。气寒则清热,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肠,小肠也,小肠为寒水之府,水不下行,聚于肠中,则幽幽如水走声响矣。苦寒清泄,能泻小肠之水,所以主之。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或热之物,皆能积聚肠中也。其主之者,味苦能下泄也。积聚而至有形可徵谓之癥,假物成形谓之瘕,其能破除之者,味苦下泄之力也。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者,心火之去路也。小肠传化失职,则心火不能下行,郁于心而烦满矣。其主之者,苦寒清泄之功也。肺属金而主气,丹参清心泻火,火不刑金,所以益气也。”(《本草经解》)④张山雷:“丹参色赤,专主血分,味苦而微辛,《本经》谓之微寒,陶弘景已疑其误,缪仲醇亦疑之,至张石顽乃改作微温。详审《本经》、《别录》所载主治,石顽是也。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及心腹痼疾结气,皆清阳不宣,虚寒气滞之病,丹参通调血滞,温养气机,所以主之。寒热积聚癥瘕,又皆气凝血瘀之证,非温通气血,何能消散?止烦满者,气运血随,自可除烦泄满。况味之苦者,本以泄降为专责者乎。《别录》主腰脊强、脚痹,亦以温通气血,故能宣络蠲痹。除风邪留热者,则风乘于表,郁而为热,故以温和之气散之。且古人治风,多用温药,非如今时东南之地,风热之病宜于辛凉者可比也。”“丹参气味,《本经》、《别录》皆谓微寒,而所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痼疾结气,无一非寒邪为病,当无用寒药主治之理;而积聚癥瘕,又非温运不通,可疑已极,昔陶隐居已谓其久服眼赤,其性应热。今按色赤行血,断非微寒之物,则石顽《逢原》改作微温,固非武断。即证之《别录》之主脊强脚痹,弘景之治风痹足软,《圣惠方》之主寒疝,验之临证功用,无不灼然可信,则寒字之误,无可疑者。而张隐庵、叶天士等犹专主《本经》,曲曲附会,虽曰尊经之旨宜尔,然反使主治全文,皆迷重雾,则拘迂太过,非真能阐发奥旨者也。”(《本草正义》)⑤杨亭华:“《本经》丹参主寒热,止烦满;《别录》主除风邪热。按此药味苦,系清热、破瘀、行血之剂。陶氏云‘时人服之多眼赤,故应性热,今云微寒,恐为谬矣。’按陶氏云服之眼红,或亦有之,然非性热之剂也。”(《药物图考》)
    2.论丹参之归经 ①李时珍:“丹参色赤,味苦,气平而降,阴中之阳也,入手少阴、厥阴之经,心与包络血分药也。”(《纲目》)②李中梓:“按丹参色赤属火,味苦而寒,故入手少阴以疗诸般血证。”(《雷公炮制药性解》)③刘若金:“时珍谓入手少阴、厥阴之经固然,愚谓宜兼足少阴,细参各本草主治自明,且《本经》首言治心腹邪气,《别录》亦云去心腹痼疾结气。经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故曰必以心肾并言,而义乃完。”(《本草述》)④徐大椿:“此以色为治也,赤走心,心主血,故丹参能走心以治血分之病,又辛散而润泽,故能通利而涤邪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3.论丹参通调经脉、活血化瘀之功  ①李时珍:“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唯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芎藭、芍药故也。”(《纲目》)②倪朱谟:“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主男妇吐衄、淋溺、崩漏之证,或冲任不和而胎动欠安,或产后失调而血室乖戾,或瘀血壅滞而百节攻痛,或经闭不通而小腹作痛,或肝脾郁结而寒热无时,或癥瘕积聚而胀闷痞塞,或疝气攻冲而止作无常,或脚膝痹痿而痛重难履,或心腹留气而肠鸣幽幽,或血脉外障而两目痛赤,故《明理论》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血生新,性倍芎藭,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本草汇言》)③陈士铎:“丹参味苦,气微寒,无毒,入心、脾二经。专调经脉,理骨节酸痛,生新血,去恶血,落死胎,安生胎,破积聚瘕坚,止血崩带下。脚痹软能健,眼赤肿可消。养正祛邪,治肠鸣亦效。仅可佐使,非君臣之药。用之补则补,用之攻则攻,药笼中不可缺也。其功用全在胎产之前后,产前可多量,产后宜少用,自然成功多而取败少也。”(《本草新编》) ④黄宫绣:“书载能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安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癥癖、目赤、疝病、疮疥、肿痛等证。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非真能以生新安胎,养神定志也。”(《本草求真》)⑤张秉成:“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须知两达乎心肝,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营分。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功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其所以疗风痹去结积者,亦血行风自灭,血行则积自行耳。”(《本草便读》)
    4.论丹参泻心火,凉血热之功 ①汪绂:“丹参,苦,微寒,入心,而泻心火之妄;去瘀,生新,调经脉之缓急。苦以泻心,泻心者,泻火令之过炽也。心,用血者也,而主脉,心之用血太过,则血不给于用,阴虚劳热之证作焉。且火盛则焦而血瘀,血不循于脉,而妄行则有痿痹,妄发则有疮疥,妄聚则有癥瘕,妄下则有崩带。丹参色赤入心,故能以苦泻心之邪火,火不妄则用血有节,而阴不虚,炎威不灼,而血不瘀,经脉之运行有常,而诸血之证不作,瘀血去,新血自生,足以供心之用矣。又能安生胎,坠死胎,亦以调经脉,去邪热之故。又能治目赤,及肠鸣、腹痛之属于血虚火郁者。”(《医林纂要?药性》)②贾所学:“丹参原名赤参,色赤味苦,与心相合,专入心经。盖心恶热,如有邪热,则脉浊而不宁,以此清润之,使心神常清。心清则气顺,气顺则冲和,而血气皆旺也。取其微苦,故能益阴。气味轻清,故能走窍,以此通利关节,调养血脉,主治心腹邪气、寒热痼疾、骨节疼痛、四肢不遂、经水不调、胎气不安、血崩胎漏、丹毒凝聚、暴赤眼痛,此皆血热为患,用之清养其正,而邪自祛也。”(《药品化义》)
    5.论用丹参与四物汤之异同  ①王逊:“《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胎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唯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去瘀血,生新血,止崩带,调经脉,安生胎,落死胎故也。东圃曰:心生血,丹参能行血中之气,入平和调理之剂,非大攻大补之药。但云有四物之功,而不若熟地、当归之汁重味厚也。”(《药性纂要》)②汪绂:“昔人谓丹参一味,可当四物,此亦不然,丹参自是丹参之用,四物自有四物之用。”(《医林纂要?药性》)③陈修园:“今人谓一味丹参,功兼四物汤,共认为补血行血之品,为女科之专药,而丹参之真功掩矣。”(《本草经读》)④王学权:“丹参降而行血,血热而滞者宜之,故为调经产后要药。设经早或无血经停,及血少不能养胎而胎不安,与产后血已畅行者,皆不可惑于功兼四物之说,并以其有参之名而滥用之。即使功同四物,则四物汤原治血分受病之药,并非补血之方,石顽先生已辨之矣。至补心之说,亦非如枸杞、龙眼真能补心之虚者,以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大动则神不安,丹参清血中之火,故能安神定志,神志安则心得其益矣。凡温热之邪,传入营分者则用之,亦此义也。若邪在气分而误用,则反引邪入营,不可不慎。”(《重庆堂随笔》)
    6.论丹参清心火与其他清心火药物应用之区分  严洁:“丹参、茯神、犀角、川连、辰砂、赤石脂、淡竹叶、玄明粉,俱治心经之火,而用之各有攸当。心血不足以养神,神不安而虚火动者,丹参补之;心怯弱而火气欲发者,茯神镇之;心怯甚而虚火上炎,惊悸毕见者,辰砂降之;心血亏而心火横发者,赤石脂敛之;心受暑热而脉来混浊者,淡竹叶清之;热邪炽盛而心脉劲急者,川连平之;心火郁结而心脉沉急者,犀角发之;心火燔灼而病多烦躁者,玄明粉涤之。若不分轻重以治,非但治之无效,抑且阴受其殃。”(《得配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