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Brugada综合征
类别西医疾病
概述    刘学波
    Brugada综合征(Brugada syndrome)是一种与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性疾病,Brugada兄弟在1992年首先报道,患者因多形性室速或室颤而反复发作晕厥,甚至猝死。典型心电图表现为正常QT间期、类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右胸前导联( V1~V3)ST段抬高,心脏结构无异常改变。
病因    Brugada综合征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不完全外显),但1 5%的患者无家族史。编码钠通道、短暂的外向电流(Ⅰto),ⅠK -ATP,钠-钙交换电流等通道的基因是候选基因。编码钠通道a亚单位的SCN5A基因是目前唯一证实的致病基因,国外相继报道了数十个SCN5A基因突变位点,国内也发现3个新的突变位点。分子遗传研究能阐明发病机制,但临床诊断应用尚有不少的限制:SCN5A基因突变检测需要数周至数月,只有10%~30%的患者能检出此基因突变。
流行病学    本综合征有家族遗传,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8:1,多数在30~40岁之间(1~77岁)发病。在200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专家共识公布之前,其诊断标准多为Brugada描述的ECG特征(右胸导联V1~V3的J点抬高≥0.  1mV,伴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后则以ESC建议为标准[J点抬高≥0. 2mV,ST段呈下斜形(coved type)或马鞍形( saddleback)抬高],因此确切的人群发病率尚不清楚。按照目前较为公认的标准,人群中符合Brugada综合征ECG诊断标准的发生率在0~61/10 000,占所有心源性猝死的4%~12%,占无器质性心脏病猝死的20%~60%。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每年因此而导致死亡的自然人群中比例高达4~10/10 000,是年龄小于50岁、无心脏病史人群中最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男性多见,多数在30~40岁之间发病。好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晕厥;部分患者以猝死为首发症状。大多数发生在夜间睡眠的10Pm至8Am之间,清晨尤其好发,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痛苦的呼吸,伴有呻吟、喘息的缓慢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晕厥者,几乎均为室颤或多形性室速,单形性室速罕见。快速房性或房室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患者多数有心脏猝死家族史,家系调查可发现家族成员中有异常心电图携带者。常规检查多无器质性心脏病。
    【心电图表现】
    标志性的心电图改变为右胸导联( V1~V3)J点和ST段下斜形或马鞍形抬高。ESC专家共识详尽描述了本综合征的异常心电图的定义和分型(表16-3-9,图16-3-73)。部分患者可合并先天性长QT间期和传导系统疾病(如房室传导阻滞)。
    表16-3-9 Brugada综合征异常心电图定义和分型
    图16-3-73 Brugada 合征不同类型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还可具有以下特点:①间歇性:>40%患者的心电图可暂时正常化;②多变性:指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心电图在Ⅰ、Ⅱ和Ⅲ型之间自行或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相互转变;③隐匿性:携带SCN5A基因突变但心电图始终正常,激发试验也不能显示;④非经典部位:有下壁导联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异常的报道。
    自主神经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影响ST段变化: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α受体激动剂、M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ST段抬高;而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和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使ST段下降;Ⅰb类药物无明显影响;发热、静脉使用可卡因和心率较慢时可加重ST段抬高。
    【药物激发试验】
    静脉应用部分钠通道阻滞剂能改变心电图形态。阿义马林( aj maline,1mg/kg,10mg/min),氟卡尼(2mg/kg,最大量150mg,10分钟内)和普鲁卡因胺(10mg/kg,100mg/min)能加重ST段抬高或使心电图呈现特征性表现。国内有报道静脉应用普罗帕酮的激发试验。但药物试验的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仍存在争议。
    药物激发试验适应证:①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猝死生还者;②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不明原因晕厥者;③无器质性心脏病而发生多形性室速者;④有Brugada综合征、心脏猝死和反复发作不明原因晕厥家族史者;⑤无器质性心脏病、无症状但有疑似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改变者。阳性标准如下:①基础心电图阴性,药物试验V1~V3导联J波的振幅>0. 2mV;②Ⅱ型和Ⅲ型心电图改变,试验后转变成工型心电图改变。由Ⅲ型转变成Ⅱ型,意义不明确。
    试验期间须监测12导联心电图和血压,备好除颤器、心肺复苏和生命支持系统,电极位置正确和静脉通路通畅。试验阳性或出现下列情况中止试验:①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早);②QRS波明显增宽(≥30%)。建议用药后要监测至心电图正常(氟卡尼、普鲁卡因胺和阿义马林的半衰期分别为20小时、3~4小时和数分钟)。
    【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有助危险分层,并能确诊部分患者。有症状患者均应进行完整的电生理检查。对于室颤的生还者,电生理检查并不增加诊断的价值,但有助于观察其他诊断方法的预测价值。任何电生理刺激方案均无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的研究,建议刺激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两个部位。有些患者用简单的方案即可诱发室速或室颤,但有些患者从两个部位刺激完成所有的方案也不能诱发。电生理检查包括AH、HV间期测量,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速/室颤的诱发。有家族心脏猝死史但无症状的患者应作全面的电生理检查。无症状、无家族猝死史,Brugada样心电图图形是否有必要作电生理检查值得探讨。预测准确性尚有争议。
诊断    有家族史,基础心电图呈工型典型改变,即可作出诊断。须排除冠心病、左室功能障碍和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 ESC专家共识建议的诊断标准如下:
    1.Ⅰ型心电图改变,且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并排除其他引起心电图异常的因素,即可诊断。临床表现:①室颤;②自行终止的多形性室速;③家族心脏猝死史(<45岁);④家庭成员有工型心电图改变;⑤电生理诱发室颤;⑥晕厥或夜间临死状的呼吸。
    2.Ⅱ型异常心电图者,药物激发试验阳性,如有上述临床表现可诊断。
    3.仅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称为特发性Brugada征样心电图改变。
    4.未完全满足的心电图标准(如Ⅰ型改变J点只抬高1mm),但有上述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诊断应慎重。
    已有报道证实在标准胸导联( V1~V3)上1、2肋间(第2、3肋间)记录心电图,可提高诊断敏感性。
鉴别诊断    应排除所有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因素(表16-3-10)。与ARVC鉴别尤为重要(表16-3-11),因为两者临床有许多相似的特点,但从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角度,两者属于不同的疾病,钠通道阻滞剂激发试验有助二者的鉴别。此外,还须与早期复极综合征(左侧胸导联J点上移)和男性右侧胸导联ST段抬高相鉴别,对此激发试验可有帮助。
治疗    ICD是目前唯一证实能够预防Brugada综合征猝死的有效方法,药物和射频导管消融等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可减少ICD放电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宜单独使用。心脏移植有个案报道。
    表16-3-10 可引起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因素
    (一)药物治疗
    1.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急性期治疗  异丙肾上腺素可通过激动β受体,增加钙内流,减轻复极期的内、外向离子流的失衡,使抬高的ST段恢复正常,防止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室速或室颤电复律后,用异丙肾上腺素1~3μg/min静脉滴注,预防室颤“电风暴”。
    2.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治疗  ①奎尼丁:为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阻滞钠电流和Ⅰto的作用。Mok等报道过1例患者植入ICD后发生室颤“风暴”,奎尼丁治疗后ST段恢复正常,随访1 8个月无室颤发作;在用药前电生理检查很容易诱发室颤,用药后不能诱发。Belhassen等用奎尼丁(1000^2000mg/d)预防4例患者室颤诱发,平均随访80.5个月无猝死。 Hermida等报道3 1例电生理可诱发室速和室颤的无症状患者,缓释二氢奎尼丁(300mg,每日2次或3次)治疗2周,可减少7 6%的室速和室颤的诱发;同时显著减少用药后电生理检查仍可诱发出室颤的患者ICD的放电次数。②西洛他唑:Tsuchiya等报道1例患者植入ICD后频发室颤,口服该药可预防室颤,停药后再次发作,再次给药后仍旧有效,并且成剂量相关。机制可能为增加心肌细胞的钙内流,同时减弱Ⅰto作用。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无保护作用。氟卡尼、普鲁卡因胺、双异苯丙胺和普罗帕酮禁忌使用。
    (二)非药物治疗
    1.ICD   ICD治疗效果明确,可有效预防心脏猝死。
    2.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Haissaguerre等报道3例消融治疗诱发的室颤/室早,其中2例室早位于右室流出道,1例位于右室前壁普肯耶纤维网,随访7个月±6个月无室颤、晕厥和心脏猝死,但长期效果有待大规模试验和长期随访验证。
    表16-3-11 ARVG与Brugada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要点
    3.起搏器治疗作用尚不明确。
    【预后和危险分层】
    (一)高危组  指基础心电图异常伴有晕厥患者,或有过心脏事件,应植入ICD。
    (二)中危组  基础心电图异常的无症状患者,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可作为植入ICD的参考。
    (三)低危组  无临床症状、静息的基因携带者或药物激发试验出现Ⅰ型心电图改变,应长期随访,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重新评估危险性。此外,无创检查亦有助于危险分层,晚电位阳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图片    图16-3-73《实用内科学第13版》
表格    表16-3-10《实用内科学第13版》
    表16-3-11《实用内科学第13版》
    表16-3-9《实用内科学第13版》
录自《医师金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