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中枢性尿崩症
类别西医疾病
病史采集    1.病史概要
    孙××,男,20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尿、烦渴、多饮症状,喜食冷饮,日饮水2~3水瓶,约4~5L,昼夜小便数十次,尿量约3~4L。曾予药物口服(具体不详),症状略有改善,停药后症状依旧。为明确诊断收治入院。病程中无多食、消瘦,无怕热、怕冷,无乏力、肢软、手足抽搐,无头痛、头晕,无视力、听力、嗅觉障碍,无胸闷、心悸,无腹胀、腹痛,大便正常,饮食无异常。既往体健,无特殊用药史,无精神创伤和头颅外伤史,家庭史无特殊。
    2.病史分析
    (1)本病例的病史特点:男,20岁,多尿、烦渴、多饮症状2年,发病前无明显诱因。
    (2)在多尿的病史采集中,首先区分多尿和尿频,真性多尿指每日尿量>2500ml;其次注意多尿出现的时间、尿色、尿量、昼夜差、消长变化及其伴随症状。多尿伴烦渴、多饮者可能缘于精神性多饮、尿崩症、低钾血症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钙血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药物等。
    (3)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这几种疾病的鉴别。女性患者,尤其是伴有神经症的个体,其多饮、多尿随情绪而波动,呈间歇性,夜尿不显著,体内AVI’并不缺乏,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提示精神性多饮;多尿每日超过5~151,,呈持续性,夜尿亦增多,伴头痛、呕吐、眼肌麻痹、视野缺损提示颅内病变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多尿每日4~5L,注射AVP或DDAVP后仍然多尿,尿比重不能上升提示’肾性尿崩症;多尿伴手足抽搐、四肢麻痹、低血钾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钙血症引起的多尿提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多尿伴消瘦和血糖升高提示糖尿病;多尿伴心悸、手抖、消瘦、甲状腺激素升高提示甲亢的可能;服用锂盐、地美环素、两性霉素B、秋水仙碱、排钠利尿剂等药物也可引起多尿。
    3.主诉
    多尿、烦渴、多饮两年。
体格检查    1.描述   T 36.8℃,P 80次/分,R18次/分,Bp 100/80mmHg,BMI 27kg,/m2。
    神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步人病房,自主体位,应答切题。全身皮肤无苍白、黄染,无明显色素沉着、紫纹、痤疮,无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耳廓无畸形、听力好,鼻唇正常。颈软,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 80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2.体检分析 本例患者查体特点仅提示肥胖。
辅助检查    1.描述
    (1)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尿比重1.007,生化肝功能ALT 59. 4U/L、AST46 U/L,血脂CHOL 6.53mmol/L、TG 2.37mmol/L,血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F和 ACTH、E2、P、T、FSH、LH和PRL、FT3、FT4、TSH和PTH均正常。
    (2)禁水-加压素试验:禁饮时间 12h    14h    16h    18h    20h 尿比重    1. 010    1.010    1.012    1.012    1.013 尿渗透压( mOsm/kg)    402    493    542    587    590 注射神经垂体素5U    1h    2h 尿比重    1. 020    1.020 尿渗透压( mOsm/kg)    663    684
    (3)腹部B超:轻度脂肪肝。
    (4)头颅及蝶鞍MRI:未见明显异常。
    2.辅助检查分析   本例患者实验室检查血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F和ACTH、性激素、甲状腺激素、TSH和PTH均正常可排除低钾血症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钙血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比重 1. 007,禁水-加压素试验示尿渗透压超过血渗透压、注射神经垂体素后尿渗透压上升> 9%,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提示特发性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生化肝功能和血脂轻度升高,腹部B超脂肪肝,提示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诊断    特发性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
    高脂血症
    脂肪肝
    单纯性肥胖
诊断依据    (1)病史:男,20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尿、烦渴、多饮症状,喜食冷饮,日饮水2~3水瓶,约4~5L,昼夜小便数十次,尿量约3~4L。
    (2)体检:BMI 27kg/m2。
    (3)辅助检查:尿比重1.007,禁水-力口压素试验示尿渗透压超过血渗透压、注射神经垂体素后尿渗透压上升>9%,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生化肝功能和血脂轻度升高,腹部B超提示脂肪肝。
鉴别诊断    (1)精神性烦渴症:这是由于精神性因素所致的多饮、烦渴、多尿,多见于女性。体内AVP并不缺乏,其临床症状随情绪而波动,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
    (2)肾性尿崩症:临床症状同垂体性尿崩症,但注射神经垂体素或使用AVP或DDAVP后仍然多尿,尿比重不能上升。
    (3)获得性肾性尿崩症:慢性肾盂肾炎、长期低血钾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失钾性肾炎),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癌肿骨转移等),镰状细胞性贫血,碳酸锂的应用等均可影响肾小管功能,出现多尿症。但一般诊断并不困难,因为它们都有相应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原则    对尿崩症尚未控制的病人,供给足够水分,限制钠摄入,禁用咖啡、茶碱等。对继发性尿崩症患者,要对原发病作病因治疗。对尿崩症治疗,可以根据病情和药源情况,给予抗利尿剂或神经垂体制剂作替代治疗。
方案    (1)抗利尿剂
    ①氢氯噻嗪:25mg,bid~tid。②卡马西平:0.1~0.3 tid。
    (2)加压素制剂
    ①神经垂体粉:10~20mg,q4~6h,鼻吸入。
    ②水剂加压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时间短,维持4~8小时。
    ③去氨加压素( desmopressin,DDAVP): 5~1Oug,bid,可皮下注射,也可鼻内给药,维持6-20小时。.近来也有口服制剂(去氨加压素,弥凝)lOOug,bid。本药可用于妊娠尿崩症,对母体和胎儿无不良影响。
治疗分析    (1)双氢克尿噻可使尿量减少一半,对肾性尿崩症也有效。作用机制不清,可能是由于本药使体内钠排出增多,导致体内失钠趋势,从而使近端肾小管对钠、水吸收增加,致使远端肾小管的原尿不足,使尿量减少。长期服用可引起低血钾、高尿酸血症等,应适当补充钾盐。
    (2)卡马西平可刺激AVP分泌,故用药后可使尿崩症病人尿量减少。剂量服药期间注意血象和肝功能,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忌用。
    (3)应用AVP期间的副作用:剂量过大可导致水中毒,出现尿量过少、头痛、癫痫样发作、恶心、呕吐、少数人死亡,故尿量小于1000ml/d,就应减少用量;AVP有平滑肌痉挛收缩作用,导致恶心、腹泻、心悸等,冠心病病人一般不用;少数病人尚有注射局部疼痛、荨麻疹等。
    (4)对中枢性尿崩症,可先试用抗利尿剂,若无效时改为用神经垂体粉或弥凝。神经垂体粉应用方便有效,但长期应用常导致鼻炎而失败。水剂加压素用于急性尿崩症。尿崩停可以2~3d注射1次。
    (5)对肾性尿崩症病人,常用双氢克尿噻。
    【随访】
    本例患者予氢氯噻嗪25mg tid和卡马西平0.1tid治疗后尿比重恢复至1.015,尿量及饮水量恢复正常。同时服用立普妥10mg qd调脂治疗。门诊定期随访。
总结    正常成人每日尿量超过2. 5L为多尿,可分为水利尿和溶质性利尿两类。水利尿是由于饮水过多的原发性饮水和ADH合成分泌障碍所致的中枢性利尿及肾脏对ADH反应低下而引起的肾性尿崩症。溶质性利尿主要以葡萄糖、尿素、电解质等产生的渗透性利尿。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又称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严重不足或部分缺乏(称为中枢性尿崩症),或者肾脏对AVP不敏感(肾性尿崩症),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功能障碍,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2:1。临床以中枢性尿崩症多见,ADH完全缺乏或严重不足者为完全性尿崩症;ADH轻度缺乏者为部分性尿崩症。禁饮-加压素试验有助于尿崩症的鉴别诊断,正常人和精神性烦渴症,禁饮后尿渗透压(尿渗)超过血浆渗透压(血渗),注射ADH后尿渗增加不超过5%;完全性尿崩症,注射AVP前尿渗低于血渗,注射AVP后尿渗透压增加超过50%;部分性尿崩症禁饮后尿渗大于血渗,注射 ADH后尿渗增加9%~50%。对继发性尿崩症患者,首先针对原发病作病因治疗。对尿崩症治疗,应供给足够水分,限制钠摄入,可以根据病情和药源情况,给予抗利尿剂或神经垂体素相关制剂作替代治疗,禁用咖啡、茶碱等。
录自《临床病例诊疗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