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中枢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类别西医疾病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分布较广,除西藏外,绝大多数省、市、地区均有本病发生或流行。人类感染来自于接触受染动物的组织、尿液或被污染的水、土壤、蔬菜等。多发于夏秋季。
诊断要点    1.来自疫区或到过疫区,与疫水或疫畜有密切接触史,或曾有过急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史及可能的隐性感染。
    2.钩端螺旋体脑膜脑炎出现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半个月后再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烦躁不安、谵妄、抽搐、肢体瘫痪、昏迷等。
    3.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大都在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后2~5个月发病,一般无急性感染症状,或属轻型感染或隐性感染,临床表现颇具多样性。大都急性起病,其基本症状与体征符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4.钩体凝集溶解试验(简称凝溶试验)对本病的确诊有绝对意义,效价1: 100以上阳性者即可诊断。
    5.头颅CT和(或)MRI显示病变主要发生在两侧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呈多发性大小不等的梗死灶。
    6.TCD显示病变区域血流量降低及血管狭窄、闭塞等。
    7.脑血管造影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在脑底大动脉及椎动脉、基底动脉颅内段管腔狭窄、内膜粗糙、甚至闭塞不通,末梢不显影,附近可见异常血管网呈烟雾状。
治疗    1.病因治疗 首选青霉素。
    2.糖皮质激素治疗 可减少或对抗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大量螺旋体死亡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脑损害(赫氏反应),并有解毒、降温、减少细胞坏死及降低血管通透性的效果。
    3.扩血管药及改善微循环药。
    4.对症治疗
    (1)脱水降颅内压治疗。
    (2)镇静止痛剂。
    (3)抗癫痫治疗。
    (4)抗精神病治疗。
    5.康复治疗 尽早对瘫痪肢体进行功能锻炼,以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方案    处方1抗生素治疗,任选以下一种,首选青霉素。
    (1)青霉素 其疗效肯定并优于其他抗生素,宜早期足量使用。800万~l200万U,分2~3次静滴,连用2周。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头孢曲松钠1g肌注qd连用14 d;或强力霉素200 mgbid连用30 d;或红霉素500 mg  qid连用14 d
    (2)庆大霉素 0.2万~0.5万U/kg静滴qd连用10~20 d
    (3)甲硝唑  15~20 mg/kg静滴  qd连用10~12 d后再改为7.5~12.5 mg/(kg.d)分次口服共12 d
    (4)青霉素、铋剂及碘化钾联合治疗 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青霉素。用青霉素治疗急性期过后,加用碳酸铋2 ml肌注,每5d 1次5次为一疗程;10%碘化钾5 ml口服tid,共服2周
    处方2糖皮质激素治疗,同脑囊虫病。
    处方3扩血管药及改善微循环药,同脑血栓形成。
    处方4对症治疗、降颅内压治疗、抗癫痫治疗、抗精神病治疗等,同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注意事项    在使用青霉素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避免发生赫氏反应,临床表现为突然发冷、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如有发生则应及时对症处理。为避免赫氏反应的发生,青霉素亦可从小剂量开始,或在使用大剂量青霉素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甘露醇治疗。
    (葛剑青狄睛)
录自《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